【明報專訊】環球經濟活動放緩,銀行企業銀行分部盈利不免受創,要靠零售銀行救亡。當中銷售投資產品利潤率高於一般銀行服務,各銀行紛紛爭取理財客戶,又擴展私人銀行部門。有銀行一般儲蓄戶口入場門檻因而高達3萬元,冠絕全港銀行。不少銀行亦以購買投資產品可豁免手續費作招徠,促銷相關產品。
一名於去年大學畢業、剛進入社會工作一年的市民,欲將2萬元的存款轉到星展銀行,但被告知要收月費。「職員指一般儲蓄戶口的開戶門檻最低為3萬元,如果金額不夠,便要每月扣除手續費。」開設儲蓄戶口是為了增加財富,沒有理由要「貼錢」給銀行做生意,於是該名新鮮人最終未有開設新戶口。本報致電星展銀行詢問開戶詳情時,職員亦先介紹較高端的豐盛理財戶口,開戶最低要求為100萬港元。記者再問會否有較低門檻的戶口,職員才介紹入場費3萬元的儲蓄戶口,若每月存款結餘不足3萬元,則須收取50元的手續費。
多數本港銀行的儲蓄戶口或綜合理財戶口,開戶最低金額僅為5000元(見附表),若未達有關金額要求,手續費介乎每月50至60元。傾向高端客戶的渣打及花旗銀行入場門檻則為1萬元,仍低於星展3萬元。另外本地客戶佔多數的恒生銀行(0011),開戶金額亦需1萬元。不過若開戶者為大學生或其他優先理財客戶,則不受有關最低存款額的約束。值得注意的是,大學生不設最低結餘的優惠期一般只長達數年,一定年期後便會回復相關要求,故巿民應主動查詢,避免被銀行收取手續費亦懵然不知。
大學生畢業後幾年 豁免會撤銷
不過以上收費及最低結餘規定亦有豁免,除上述的優先理財客戶外,大部分銀行亦會豁免長者及領取綜援人士的相關規定。若巿民純粹利用銀行的提存服務,但不能確保每月有固定結餘金額,又不想被銀行收費,部分銀行可提供僅供櫃員機服務的提存戶口。有關戶口不設最低結餘規定,不過只可以透過櫃員機進行服務,若要到分行櫃位,則要另外收費。
買理財產品 可獲豁免收費
巿民若於銀行購買其他理財產品,亦可獲豁免收費。不過銀行或會誤收,有建行亞洲客戶由於購買投資產品,應可獲豁免最低結餘收費,不過她早前查閱帳單時,赫然發現應該有600元的存款戶口變成零結餘,查問之下才發現每月遭銀行以手續費扣錢,經申訴後才獲銀行退款。
明報記者 關穎欣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