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廣東鵝一年兩造,每到清明和重陽時,鵝長得特別嫩滑,老饕視為吃鵝黃金期。雞鴨鵝之中,只有鵝長有肉髻,容易辨認,《辭海》﹕「鵝,亦作鳥我、 ,動物名。屬鳥類游禽類。形似雁而大,長二尺餘,羽色白而灰。頸長,足短,嘴扁闊,嘴根有肉疣,嘴、足、肉疣等有黃色及黑褐色之別。腳大有蹼,善游泳。常飼養於河湖近旁,食穀物魚蟲等。」
■鹵水香鵝
重陽節一到,鵝的貨源特別緊張,「在潮州,重陽是新舊交接期,市面的舊鵝長至最靚最飽滿,重陽後出售的已是新鵝,故重陽前特別容易斷貨」,潮味居的老闆坤哥(宋炎坤)指,店內採用潮州澄海獅頭鵝,「平頭鵝肉也嫩,價錢比獅頭鵝便宜兩成有多,味道卻不及純種獅頭鵝。獅頭鵝為純種,繁殖量少,鵝味特別濃,皮下脂肪少,配鹵水最適合。脂肪多如黑鬃鵝,鹵起來便會油腍腍,適合作燒鵝。」
以前鵝多為魚塘走地鵝,吃魚蝦蟹仔,肉特別富鮮味,現時養鵝當然吃飼料,部分亦混有魚苗蝦苗。鵝比鴨難養,一般鴨數十日已長成,鵝則要數個月。「通常選鵝不要選超過100日的老身鵝,最靚是80至90日,鵝味香濃,不過肉質會帶點韌,香港人最着重口感,故我們多數採用60至70日嫩鵝,約16、17斤重。」
獨創入雪櫃保肉汁
鹵水鵝肉嫩細滑,坤哥更創出獨特做法。「傳統做法會將鹵過的鵝吊乾,我則參考白切雞做法,將鹵過的鵝直接放入雪櫃,一來降溫,二來可鎖住水分,保持肉汁。」鵝身會以120℃熱的鹵水浸約1小時,師傅先斬掉掌翼,再分開鹵,因掌翼只用較低溫度,約為70℃的鹵水,如溫度太高會令其皮開肉爛。一般十多斤鵝,大約以鹵水浸1小時5至15分鐘,浸約40分鐘後可熄火,然後利用餘溫將鵝浸熟,最厚肉位置如髀、胸收縮至凹入為已熟。
■惹味燒鵝
燒鵝的話,則以骨頭細軟而肉質幼滑的嫩鵝最好。師傅需先將鵝的內臟等除去,把醬料塗勻「內籠」,並在屁股附近縫上「鵝尾針」封口。以滾水焯鵝身至其膨脹,這樣燒的時候鵝身能均勻受熱。得龍大飯店負責人曾國生指,以前老師傅會以氣泵泵氣,甚或跟鵝來個「嘴對嘴」,以傳入空氣,現時講究衛生,當然不再以這做法。
鵝身掛起後,以麥芽糖、醋和水混成的「皮水」掃上鵝身,稱為「上皮」,令鵝受熱時皮容易着色且更香脆。入爐前以風扇吹乾,「如不夠乾身的話則皮不脆,而且肉會過腍。我們用上幾部風扇,起碼吹4至6小時」。風乾時間長短亦受天氣影響,如濕度較高,則需加長風乾時間。風乾後入爐燒45分鐘至1小時,其間要轉身或倒轉讓醬汁流勻鵝身,「故中間腩位置最濃味,醬汁較難流到的位置如肩則較淡」。
風乾入爐 腩最濃味
常說掛爐燒鵝,曾國生指燒鵝有兩種方法,一為得龍採用的掛爐方式,將鵝掛在圓筒形的燒爐周邊,熱力從爐底的火而來,這樣鵝不算直接受熱,而是由爐壁反射將之加熱;另一種方法為將鵝套在叉上直接燒,這樣會較香口,但需人手處理,未必每間食肆應付得了。
■嫩滑燜鵝
曾國生說﹕「鵝較矜貴,鴨幾十日已養成,鵝則要數個月,而且鵝吃的飼料較講究,成本較高。」有指斬去頭部就能以鴨充鵝,他指鵝肉質結實富彈性,纖維較鴨細嫩,而且靚的鵝有其濃厚肉味,跟鴨能輕易分辨出來。如燜煮,他不會選用脂肪豐厚的黑鬃鵝。而老身與否問題亦不算太大,若為老身鵝,燜煮長時間一點亦可。
■鵝腸鵝肝
鵝腸容易收縮,煮的話最好快炒或焯熟,稍慢一點,腸會收縮甚或出水,失去原有的爽脆。除了炒鵝腸、鹵水生鵝腸,傳統粵菜鴨腳包亦見鵝腸的蹤影。芋頭、腩肉、火腿、鴨腳切成條狀,後以數條鵝腸繫起以燒,「如何繫起鵝腸甚講功夫,綁得太緊,燒時腸容易斷落,太鬆又會散開,而且不可打結,只能將之『攝』起收口。」曾國生說。
創新冷吃鹵水鵝肝
香煎鵝肝、鵝肝醬幾乎是法國菜的同義詞,但原來潮州菜也有鵝肝。潮味居老闆坤哥參照西式的做法,創出一道冷吃鹵水鵝肝。鵝肝以80℃白鹵水浸煮4至5小時至全熟,再以鹵水、湯、玫瑰露調成的湯底浸一晚,吃落清爽滑溜,甚至入口即融。「以前鵝肝硬實哪有人吃,十多年前法國人看中潮州獅頭鵝,教導內地鵝農養專做鵝肝的技術,才有這種比普通鵝肝腍身得多的粉肝出現。」
■info
A. 潮味居
地址:灣仔寶靈頓道2-16A寶靈大廈 地下D/ E舖
查詢:2834 6669
B. 得龍大飯店
地址:新蒲崗康強街25號地下
查詢:2320 7020
文:張艾渟
圖:葉思雅
編輯 李曉虹
美術 Kenji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