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龍尾人造沙灘應否興建,水質是否適合游泳是其中一個爭議點。環保署的泳灘水質報告顯示,2000年龍尾灘水質屬良好,05年起惡化,到去年變為極差,每百毫升海水含超過1000個大腸桿菌,不宜游泳。
環保團體環保觸覺早前抽驗龍尾灘海水,錄得每百毫升1800個大腸桿菌,超標9倍。其實導致該區水質欠佳的主要原因,是附近一帶村屋仍未納入污水處理系統內。龍尾村原居民代表張國華指出,汀角一帶約有七成民居的污水,已接駁渠務署的污水渠,流至大埔的污水處理廠處理,餘下三成,加上大美督小食亭等的廢水均直接落海。他說,政府已承諾在人造沙灘啟用前,附近一帶的村屋廢水會獲處理,水質會改善。
不過,公開大學科技學院院長何建宗認為,龍尾灘處於吐露港內灣,水流緩慢,污染物難以擴散或稀釋,特別是夏天雨季時海水細菌及污染物更多,水質會更惡劣。
按政府計劃,渠務署會在2013年底完成龍尾、大美督、黃竹村和蘆慈田村建造新的污水收集網絡,污水經大埔污水處理廠收集後,會排出維多利亞港,當局期望屆時大腸桿菌數目會下降至適合游泳的水平(即每百毫升海水含不多於200個大腸桿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