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瑪麗醫院肝移植團隊,一向都是樂施會毅行者的捧場客。香港「換肝之父」范上達、港大外科學系系主任盧寵茂和他們的學生,每年平均都會組成3、4隊參賽。
34歲的戴永釗醫生,今年已是第10年參加毅行者,他說,做肝臟移植手術,醫生隨時要站逾10個小時,參加比賽不但可以訓練醫生之間的團隊精神,更可鍛煉耐性和體能,更重要的是醫生的性格,大都愛接受挑戰。
與病人組隊 了解心態
戴永釗說,醫生長時間工作,要在周末再抽時間出來練習行山,的確頗辛苦,但同時亦能助他保持精神和訓練思考。今次與病人一起參加,更讓他深入了解病人心態,例如今次接受訪問,就令他體會到Sam得到屍肝後,會想將那份愛帶給其他人的感受,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很特別」的經驗。
大手術後能回復從前體能
一般人以為動過大手術後,體能難以回復如前,但隊員戴永釗醫生解釋,完成器官移植手術後,醫生也會把病人當正常人看待,病人的康復速度及程度視乎其本身體能底子,像Sam本身身體強壯的病人,只要做好水分補足及適當休息,避免挑戰自己身體極限,參加毅行者一類大量體力勞動的活動其實並無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