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金管局一日接66億港元買盤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4日 06:35
2012年10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游資湧港來勢洶洶,外圍資金於重陽節假期兩度觸及聯繫匯率下的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要向市場接盤,買入美元沽出共達66億港元,連同上周末在紐約沽出的46.7億元,兩個交易日已共沽出近113億港元。但金管局入市後,港元繼續貼近7.75水平,儘管昨晚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早段跌近200點,也未動搖港元強勢,市場普遍預期短期內金管局仍有可能入市接盤。


不過,金融界人士相信,今次熱錢流入應只為投資股市而來,並非有意賭博港元脫鈎。


這一波金管局入市只是剛開始,流入的數量亦未及2008年底美國實施首輪量化寬鬆(QE1)時那麼瘋狂。當年金管局試過最高一日七度入市,單日最多沽出160億港元。據金管局於2010年初在立法會的簡報會上提到,由2008年10月至2009年底期間,資金流入本港銀行體系的總額高達6400億元。


金管局新聞稿稱,昨日於強方兌換保證水平買入了合共8.55億美元(折合約66億港元),以維持港元匯率穩定,銀行體系戶口結餘明日會相應增加至1599億元。金管局會繼續密切留意市况發展,並按照貨幣發行局的運作機制,維持港元匯率穩定。


從港匯走勢圖顯示,本港時間昨凌晨5時左右港匯再度觸及強方兌換保證警戒線,於中午12時44分,金管局透過路透社報價機對外透露已出手干預,但港元匯價仍然強勢,至下午2時左右有港元買盤再次衝擊強方兌換保證水平,金管局於5時20分宣布已再度入市。


料非狙擊港元脫鈎

根據彭博通訊的資料,以本港上市的大型國企及紅籌為成分股於美國掛牌的富時中國25指數ETF,繼上星期四、五連續兩日增加共1300萬個基金單位,涉資近39億港元後,周一再新發行410萬個單位共約12億港元,按時序最快應該於昨日開始需要購買港元,以便港股開市後買入相關本港成分股。


匯豐亞太區業務策略及經濟顧問梁兆基認為,在美國宣布QE3後,外圍資金已部署了一個月,「不是針對港元脫鈎而來,因為其他亞洲貨幣亦有類似情况,資金只是在亞太市場尋找投資機會」。


由於昨日為香港重陽節假期,外圍炒家是否趁金管局及銀行放假趁機狙擊港元值得關注,不過恒生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陸庭龍解釋,金管局的外匯監管是24小時操作,「就算假期也好,金管局早已向銀行落order,只要有需要干預便透過銀行操作去接貨」。他相信兩天出現熱錢給港匯施壓,目的並非要狙擊港元脫鈎。


金管局短期或再出手

星展香港財資市場部高級副總裁王良享預計,由於港匯仍處於7.75邊緣,短期內金管局有可能需要再接美元沽港元,不過金額和頻密程度會下降。


對於外資流入後可能給本港經濟帶來的影響,陸庭龍說,從現時情况不可以確定是2008年金融海嘯後熱錢襲港的翻版,因為規模和頻繁程度未算多。「如果擔心會加劇本港經濟泡沫,我會認為已經泡沫了很久,多這一點點也不能構成更壞影響。」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