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大約四五年前,我買了一本中文名為《怪誕經濟學》的書,不久又多訂英文版,我像往常一樣只翻了幾頁就束之高閣,而大仔也像往常一樣撿拾我買來的英文書。他中學時曾修經濟科,教科書正正經經,大義凜然說大道理,而《怪誕》的作者專往生活細節裏,尋找學者不感興趣的統計學現象或經濟學理論,或許這讓他開始對經濟課題有興趣;剛好我當時在科大修讀EMBA課程,於是他常常問我課堂學到的問題,我興致勃勃的解答。教學相長,他總覺得爸爸是超人,什麼都懂,其實我只懂皮毛,但我對常識的追求也確能感動他們。直到細仔問我通分母怎做,我回房間上YouTube學了一課,他才知道爸爸的數學弱雞到讓他搖頭,然後安慰自己數學那麼差有遺傳。
大仔問我經濟科問題,我總喜歡以生活例子解答,因為太太常投訴我用她不明的用語解釋,要我用橙和蘋果代替一切術語和數字。
到大仔進了NYU的電影系,閒聊時他表示想雙主修,多修經濟科。我當然很高興,因為我常跟他說一個導演最重要是了解人的行為,這是每個角色的心理基礎,而經濟行為是人類行為中最有共性但又最分裂,有人賺最多的錢又全部捐贈,如巴菲特和蓋茨;也有人為賺錢不擇手段,最後家破人亡如張子強;亦有一黃毛小子可以一手將百年老店毁滅,使全世界陷入經濟危機。金融是另類戰爭手段,和他看了幾套這種智力罪犯的電影,津津有味。
我舉了自己寫的《表姐你好嘢》為例,是當年對中國現代史有興趣,才可輕輕鬆鬆的寫出二千多萬票房,現在要寫一個財經犯罪的劇本基本上難不到我。所以我鼓勵他雙主修,而且IB課程的一些經濟學初階也可算進學分裏去。
鼓勵經濟電影學系雙主修
要他修經濟學,除了是當編劇導演的基本功外,還多了一份當爸爸的愛子之心,只因導演是一門競爭非常慘烈的行業,常在天堂和地獄間行走,興奮和頹喪是彈指間的事。有經濟學基礎,在金融社會起步較易,萬一開始諸事不順,去掘幾年金再當導演也就更成熟了。
在網路年代,掌握常識、分析常識,比專業更能生存。我投資股票足有20年,由一名傻更更的導演變成大鱷的點心,輸足10年;後來讀了一些書,調整了某些十分可笑的心態,現在算是一名成熟的小股民,拋棄了投機、喜聽消息的壞習慣。我也和大仔分享這些年的心得,他在紐約竟然自己去銀行開一個股票戶口,但存款起碼要2萬美元,他的零用錢僅夠喝杯咖啡或到唐人街吃個午飯,當然不夠資格。
演經紀角色 父子增話題
股票巿場是最容易進入但又很難脫身的另類賭場,中學、大學沒有講授股票市場如何運作,大多數人都分不清投資和投機。難得孩子有興趣,於是我提出借錢給他買股票,我扮演經紀行的角色,計利息、算佣金,最重要是輸錢絕不留情,會在他零用錢扣,因為通過買賣他才知道股票基本運作,市盈率、市帳率等一切看似複雜、其實中學生也會弄明白的市場用語。
我讓他選一隻股票,他問我意見,我開始介紹最基本概念,他有基本資金5萬元在我戶口,因幫我的製作公司拍了兩條短片獲5萬元(市場價不只這數,但新仔只能給我剋扣)。我再借3萬元給他,買了一隻息高但股價低於市場價的股票,以穩健為主,誰知一買此股上升又下降,他經歷了為什麼升高不賣,跌價不買的矛盾中。我們用FaceTime討論買賣心法,兩父子也就多了很多話題,因為由歐元到美國大選以至CY的政策都可影響股價。唯一遺憾是他賺了萬多元,輸錢皆因贏錢起,我不斷告誡他要保持警惕之心。
有時想,我生命中就缺乏了一名生命導師,我兒子比他爸爸幸運多了。
作者為著名導演,愛家爸爸,育有3名兒女
張堅庭 ting56@gmail.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