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母學堂﹕孩子發脾氣?別就範!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4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4日 06:35
2012年10月24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曾經有一個孩子告訴我,只要對着媽媽大哭大吵,她就會給他想要的東西。和他媽媽談起問題,她說這孩子每次總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除了讓他得逞,沒任何方法能令他平靜!這是一個奇妙的循環,可想而知,只要媽媽把持不住而屈服,孩子就知道「發脾氣」無往而不利,怎會放棄這麼好用的殺手鐧呢?


扭計失控 讓孩子獨處

要終止孩子發脾氣的循環,首要是不要讓他藉發脾氣來達到目的!家長除了不要就範,也要引導孩子學習合理的表達渠道。當孩子吵鬧時,家長可請孩子冷靜下來,說清楚自己的要求,如他能做到,家長可表示因他懂得有禮說出要求,才可達成目標,並要不斷強化這種經驗,才能讓孩子學懂不以發脾氣表達。


但孩子總有一些行為或要求是家長不能認同,這些情况則有賴平日的預防教育。日常家長與孩子閒談或玩耍時,可與孩子討論或場景模擬一些不合宜行為,讓孩子了解父母的想法及底線,也讓他感受這些行為所帶來的感受和後果。當他未來做出這些行為時,家長宜提醒他應理性回應,有助他減少用發脾氣方式作出要求;假如他仍未能自控,家長也切忌讓他得逞,可考慮在安全情况下,讓孩子獨處冷靜,之後再作討論。


家長也宜留意,有些孩子常發脾氣的原因,與上文所述的管教問題大相徑庭,可能涉及心理或生理因素,例如亞氏保加症或感覺統合失調的孩子,先天較易發脾氣。曾有一個孩子,整個學年每天上學前都大吵大鬧、不肯穿校服上學去,家長求助才發現他因感統失調,對校服某些剪裁未能適應,所以才吵鬧不休。


假如家長在孩子發脾氣的問題上,感到有異於一般的管教常規,宜向專業人士求助,以追溯孩子的問題根源,並把握成長的黃金期,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作者為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健苗軒服務督導主任

陳香君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