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香港政府新聞網】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天(10月24日)宣布,教育局在資歷架構下推行「資歷名銜計劃」及「資歷學分」,這兩項措施讓進修人士在選擇課程時,能清楚掌握有關課程的資訊和了解須付出的整體學習時間;也有助僱主招聘和培訓員工。
資歷名銜計劃訂明資歷架構下各級別的資歷可選用的名銜。資歷架構於2008年正式推行,是個七級的資歷級別制度,由最基礎的第一級到最高的第七級,涵蓋學術、職業和持續教育培訓各類資歷。
在新措施下,博士屬最高的第七級,碩士、學士和副學士等課程均有相應資歷級別。另外七個資歷名銜有跨級別的情況,如證書由第一至第六級皆有,修讀屬第六級的證書課程,所得資歷會高於屬第四級的高級證書課程。
現時教育及培訓巿場所提供的資歷及課程五花八門,吳克儉說,通過簡化和統一資歷名銜,計劃有助加強資歷名銜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並更清楚反映課程的資歷級別。
資歷學分是量度修畢資歷架構認可課程所需的學習時間標準,一個資歷學分相當於十個學習小時,當中涵蓋各種模式的整體學習時間,包括課堂授課、網上學習、實習、自修、考試及其他評核活動等時數。
吳克儉說,制度提供清晰和透明的資訊,讓進修人士了解課程的學習量及預計完成課程所需的學習時間和努力。
資歷名銜計劃及資歷學分對本地教育及培訓界而言,是兩項重要的新措施,因此需要較長的過渡時間以確保順利推行及符合相關規定。由2014年1月1日起,所有在資歷名冊上新登記的課程,須使用符合資歷名銜計劃的資歷名銜,同時,營辦者須展示第一至第四級課程的資歷學分。
由2016年1月1日開始,資歷名冊上的所有課程須全面使用符合計劃的名銜,而第一至第四級的課程亦須展示有關的資歷學分。
吳克儉說,除了惠及進修人士和僱主外,推行資歷名銜計劃及採用資歷學分對院校及教育培訓機構亦有裨益,並將進一步加強資歷架構的基建以配合國際發展。資歷名銜計劃讓進修人士對報讀有關課程會更有信心,而資歷學分亦會方便院校間學分的認可及轉移。
資歷名銜計劃及資歷學分的詳情,已上載資歷架構網頁。
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今天(10月24日)宣布,教育局在資歷架構下推行「資歷名銜計劃」及「資歷學分」,這兩項措施讓進修人士在選擇課程時,能清楚掌握有關課程的資訊和了解須付出的整體學習時間;也有助僱主招聘和培訓員工。
資歷名銜計劃訂明資歷架構下各級別的資歷可選用的名銜。資歷架構於2008年正式推行,是個七級的資歷級別制度,由最基礎的第一級到最高的第七級,涵蓋學術、職業和持續教育培訓各類資歷。
在新措施下,博士屬最高的第七級,碩士、學士和副學士等課程均有相應資歷級別。另外七個資歷名銜有跨級別的情況,如證書由第一至第六級皆有,修讀屬第六級的證書課程,所得資歷會高於屬第四級的高級證書課程。
現時教育及培訓巿場所提供的資歷及課程五花八門,吳克儉說,通過簡化和統一資歷名銜,計劃有助加強資歷名銜的一致性和透明度,並更清楚反映課程的資歷級別。
資歷學分是量度修畢資歷架構認可課程所需的學習時間標準,一個資歷學分相當於十個學習小時,當中涵蓋各種模式的整體學習時間,包括課堂授課、網上學習、實習、自修、考試及其他評核活動等時數。
吳克儉說,制度提供清晰和透明的資訊,讓進修人士了解課程的學習量及預計完成課程所需的學習時間和努力。
資歷名銜計劃及資歷學分對本地教育及培訓界而言,是兩項重要的新措施,因此需要較長的過渡時間以確保順利推行及符合相關規定。由2014年1月1日起,所有在資歷名冊上新登記的課程,須使用符合資歷名銜計劃的資歷名銜,同時,營辦者須展示第一至第四級課程的資歷學分。
由2016年1月1日開始,資歷名冊上的所有課程須全面使用符合計劃的名銜,而第一至第四級的課程亦須展示有關的資歷學分。
吳克儉說,除了惠及進修人士和僱主外,推行資歷名銜計劃及採用資歷學分對院校及教育培訓機構亦有裨益,並將進一步加強資歷架構的基建以配合國際發展。資歷名銜計劃讓進修人士對報讀有關課程會更有信心,而資歷學分亦會方便院校間學分的認可及轉移。
資歷名銜計劃及資歷學分的詳情,已上載資歷架構網頁。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