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明年農曆年宵市場將於2月4日至10日舉行,維園3個快餐和180個濕貨攤位昨進行公開競投,3個快餐檔競投氣氛冷淡,去年破紀錄以51萬元成交的最大快餐檔,今年以底價成交,由去年的檔主「冧莊」,該檔主只需50萬元就投得兩個快餐檔,比去年一個檔的價格還要低,是2002年以來首次有年宵快餐檔以底價成交。
去年51萬 昨30萬底價成交
競投昨在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首個推出競投的攤位是場內面積最大(36.48平方米)、接近銅鑼灣入口的快餐檔A,該檔去年以創10年新高的51萬元由劉先生投得,售賣魚蛋等地道小食。他表示去年攤位價太高,令他虧損20萬元,今年原本預算用40萬元競投,但競投開始只有劉先生舉牌叫出底價30.1萬元,然後便無人承接,最終以底價成交。
檔主﹕魚蛋可能減價
劉先生事後表示由於快餐檔A低價成交,他乘勝追擊競投接近天后入口的快餐檔C,經過僅5口叫價,再以20萬元投得。他對於低價投得兩檔感到意外。他表示魚蛋來貨價雖貴了約3%,但以低價投得兩檔,過去每碗約13粒、售20元的魚蛋可能減價。
毗鄰快餐檔C的快餐檔B亦只經過8口叫價,就由另一買家譚先生以22萬元投得。競投途中,他與投得A及B檔的劉先生曾互相托價,但最後成交價亦明顯偏低,二人其後一同離開場館,並乘坐同一私家車離去。記者問譚與劉是否合作關係,譚只笑而不語,但承認他的快餐檔也是賣魚蛋。
今次是自2002年以來首度有年宵快餐檔以底價成交。食環署高級總監何樑成承認,這反映競投者對未來經濟前景感疑惑。
已簽聲明 倘圍標屬詐騙
對於快餐檔競投不活躍,可能有圍標之嫌,何表示買家投得攤位後要簽署聲明,承認沒有與人夾價競投或圍標,若發現有圍標情况,競投者可能負上刑責。港大法律學院助理教授張達明表示,法律上無界定圍標是犯法行為,但若競投者在聲明中訛稱沒有圍標,即可能涉及詐騙。
濕貨攤位升價 花價或加兩成
雖然3個快餐檔以低價拍出,濕貨攤位成交價則較去年高。179個濕貨攤位總成交額274.9萬元,平均每個以15,359元成交,較去年高逾800元。相比去年12個濕貨檔因無人叫價被收回,今年僅1個攤檔被收回。維園另外8個主題乾貨及284個乾貨攤位,今日會在伊館公開競投。
售賣鮮花的李小姐以4.8萬元投得全日最貴濕貨檔,她另以4.4萬元投得另一攤位,兩檔均位於走廊交界。她指出,兩檔成交價均比去年貴數千元,她發現場內有些新面孔,懷疑有內地花農來搶檔,拉高價格,加上鮮花來貨價增加,預料零售價增加兩成。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