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持人民幣可對冲通脹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5日 06:35
2012年10月2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上星期中國一連串數據公布,最受市場關注的必然是第3季國民生產總值。在歐洲問題及全球經濟放緩的陰影下,大家都在估計究竟中國經濟增長能否達到政府年初定下的7.5%。結果數字公布為7.4%,跟預期一樣。


表面上看,數據並未理想,增長率是2009年金融海潚以來最低。但市場反應卻非常樂觀,普遍認為中國經濟第3季已見底。主要原因是7.4%是按年比較的增長率,若用按季比較,第3季比第2季上升了2.2%,以年率計即等於差不多9%。


同時公布的9月份工業生產增長為9.2%,比8月的8.9%高。零售銷售增長亦比8月升了1%,按年計上升了14.2%。從數據分析,中國經濟正從第3季的谷底反彈。第4季可望達8%,全年估計7.8%,超過政府目標。


人幣連創新高 現價仍可吸

數據有驚喜,人民幣匯價在國內市場連創新高,兌美元曾觸及6.2455。當然,人民幣暫時仍未能算得上是自由浮動,在國內的交易都不能超過人民銀行每日早上定價的1%。但最近人民幣每日在國內的交易都逼近上限,情况正好跟7、8月時相反。


當時人民幣每日在國內的交易都低於人行定價,反映市場擔心政府會以人民幣貶值來刺激經濟。對比現在,經濟趨向穩定,人行有可能減慢放寬貨幣政策的速度,估計今年只會再減一次存款準備金或利率。加上政治因素,例如十八大和美國選舉,人民幣升值再成話題。筆者早前在本欄提過人民幣具長線投資價值,現價仍可吸納。


香港金融體系自由,資金出入甚少限制,自然吸引大量美國量化寬鬆釋放的熱錢。


港匯上星期觸及7.75的強方保證價。金管局在上周干預匯市,買入6億美元。政府多次重申無意改變聯繫匯率,相信7.75將會繼續保持。香港與內地經濟密切,很多商品、食物皆從內地入口。


人民幣升值等如港元貶值,輸入通脹。從外匯角度來看,持有人民幣不失為一個對冲辦法。


何志俊

中信銀行國際財資部 香港企業業務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