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秋深時分,白天也覺冷了,有時晚上氣溫落至零度,早上車窗便結了一層薄冰,刮冰的日子開始了。我城位於瑞典西岸,大西洋帶來海洋暖流,氣候相對內陸城市不算太冷。然而會經常颳風,在室外會吹得耳朵發痛。
講究細節 防風防雨
路上人們都戴上毛線帽子跟手套了,外衣大多是風褸型,設計先講求功能,物料要防風防雨。每年初秋新季,市面上推出的選擇多不勝數,售價由大型連鎖店的幾百塊到三四千元都有。最昂貴的都是北歐本土的設計,如瑞典的Fjallraven或Haglofs、挪威的Helly Hansen等。買的不單是品質保證穿足10年,更是細節設計的關鍵。
北歐人一年四季都喜愛戶外活動,秋冬寒雪天一樣不阻人們外出散步。我自己的經驗是頭頸和腳部一定要夠暖,外衣的領位、袖口位置必須好好圍着頸和手腕。衣身不用太厚,物料擋了風,人步行着也不會太冷,出汗也好散熱。現在秋天經常下細雨,不愛打傘的瑞典人都把功能外衣的帽子翻起戴上。好的設計就是帽子要夠深,戴起上來能遮蓋前額和側臉,風和雨就不易打在臉上了。
外衣濕透 身體仍乾爽
周末下午到了城外小鎮看燈飾節,廣場上賣手套賣果醬的小攤子已經在收拾。黃昏6時天全黑,下起冷雨來。我們隨着遊人跟着路線圖,沿途觀賞公園、廣場、城河、行人隧道、建築物外牆上不同的燈飾幻彩裝置。忽然街角的幾株樹給打了燈,吊下了一串玻璃珠,令人彷彿置身童話中。
那晚我們散步了兩個小時,在古雅小城內穿插着。路上遇到很多如我們一家大小的,好些兩三歲的小人兒穿著水鞋在漆黑街上踏着水灘,開心得很。是的,風雨是擋不到北歐人的戶外樂趣。回到青年宿舍,我們身上的功能外衣表面都濕透,裏面的身體依然乾爽。
文、圖 周游 jauyau@gmail.com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