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末季轉積金 易低賣高買吃虧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6日 06:35
2012年10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強積金半自由行將於下周四(11月1日)正式實施,積金局參考澳洲經驗預測,全港將有約一成僱員(約23萬人)在計劃初期轉移受託人。不過,若沒有必然理由成為「第一個食蟹」的人,建議市民勿要太心急。一方面,變更受託人要承受6至8個星期的投資真空期,其間有機會「低賣高買」;另一方面,受託人為爭取客戶,來日有望加推低收費計劃、基金,市民不妨先觀望一段時間,謀定而後動。


不少市民都有買賣股票的經驗,自然知道「低賣高買」的壞處。股票投資中,買賣時點皆由投資者自己掌控,一旦出現「高買」,投資者尚有機會通過「持有」一段時間來規避「低賣」的發生。而在轉移受託人時,買賣時點皆不受強積金成員控制,難保沽出基金單位的當日市價不低於買入價。特別是,若市民強積金戶口中股票基金佔比高,受市場波動尤甚,發生上述情况的機會會更高。


第4季市况差轉佳機率高

從理論上講,在一買一賣區間內,市况由好變差就會「高賣低買」,市况由差轉佳則「低賣高買」,故前一情况有利於轉移強積金資產。美國萬利理財亞太區總裁張佩儀曾告訴記者,打工仔若想減輕「低賣高買」的風險,可盡量選擇市况淡靜時變更受託人,例如每年暑假期間為基金經理操盤淡季,或較為適合。


當然,市場情况變幻莫測,近兩年不確定性尤其突出,很難斷言未來哪個季度或月份最適合轉移資產。不過,從強積金制度施行以來各個季度基金的表現看(以最能反映市場波動的股票基金為參考),第4季卻不是面對這6至8個星期投資真空期的好時機。


強積金制度始於2000年底,到目前歷時近12年。據理柏香港的統計資料,11個完整年份中,第4季有5次成為當年基金表現最好的季度,比率接近一半;第2季、第3季各有3次,首季則從未錄得過最佳表現。相反,論及表現最差的季度,第3季有4次,首季、次季分別各3次,第4季則僅有2007年唯一的一次。


半自由行勿心急 宜貨比三家

基金表現的數據說明,第4季市况由差轉佳的機率最高。其實此情况也不難理解,因為基金經理為交出年度較佳的成績,第4季必然操盤更進取。換言之,可行使今年年度轉移權的11、12月份,有很大機會是投資者爭取較好回報的月份,將投資真空期置於此期間,未必是明智之舉。


另一方面,近期不少強積金受託人正就旗下計劃推出減收費、回贈紅利單位等優惠,甚至有些公司加推新的低收費計劃,以爭取更高市場份額。


最近,東亞銀行信託就專門針對半自由行推出低收費的「享惠計劃」,計劃下10個成分基金之管理費費率僅0.6%至0.99%。隨着市場競爭愈發激烈,未來受託人繼續出台特惠計劃及基金的可能性很大,市民不妨稍作等待、貨比三家,再部署資產轉移。


明報記者 王小青

■明報「退休積金術」講座

日期:2012年11月3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30至4:30

地點:香港怡東酒店2樓Marina Room(銅鑼灣告士打道281號)

費用:$120(原價$180)

出席講座即送$100百佳現金券

www.mpfinance.com/mpf1103.ht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