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緬甸逐漸開放市場 吸引外商設廠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6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6日 06:35
2012年10月26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問︰本人在中國內地從事製衣業務,由於近年華南地區生產成本大幅上升,聽聞緬甸生產成本較低,有意把廠房遷往當地,請問當地於這方面的發展如何?

答︰香港廠家面對華南生產成本飛漲,特別是勞工成本大增。緬甸近年逐漸開放市場,為海外企業帶來更多機遇,加上當地生產成本較低,的確值得香港公司考慮遷廠或分散生產基地。


工資較低具競爭力

緬甸工資水平甚低,對廠商來說十分吸引。緬甸有5800萬人口,勞動人口估計有2500萬。數百萬名年齡介乎18至24歲的年輕人在尋找工作,人手供應十分充裕。華南不少生產商聲稱,每月平均工資已超越300美元水平。飛漲的勞動成本對港商構成沉重壓力。在中國,根據2011至2015年的五年規劃,最低工資水平每年至少應提高13%。


緬甸工人與華南地區的勞工相同,每周工作44小時,超時工作不多於12小時,但緬甸的工廠並不為工人提供午餐或宿舍,不像華南工廠般要承擔這些額外成本。緬甸的最低工資法例是在逾半世紀前訂立,最低工資水平為每月不足20美元。但現實中有關法例也許從未執行,該國現時的製衣工人平均月薪約為70美元,當中包括超時工資和生產獎金。


緬甸是佛教國家,人民整體上服從命令,工人也誠實勤奮。事實上,緬甸製衣工人的生產力,跟中國內地工人比較,也差不多有後者的七成至八成。


為締造規模經濟效益,緬甸政府於1990年代初興建多個工業園,大部分位於仰光。仰光的港口距離主要工業園20至30公里,處理緬甸約九成的對外貿易。海運貨物大部分由集散船運往新加坡,然後轉運到日本和歐洲。明加拉當(Mingaladon)工業園是現時唯一符合國際標準的工業園,吸引許多日商和港商進駐。


雖然緬甸工資水平偏低,對廠家來說十分吸引,但要應付的挑戰也有不少。緬甸基建匱乏,引致交通擠塞或延誤洽商。另外,公共電力供應不穩定的問題特別顯著。首先,該國停電問題嚴重,每天可斷電長達18小時。因此,工廠須倚賴內部發電機以獲取穩定的電子供應,但內部發電的成本可以高達緬甸公共電力收費的3倍,因而推高生產成本。


為了吸引外商投資,緬甸必須大舉投資建設電網和發電機,解決急切的斷電問題。此外,業界人士指出,從仰光付運成衣到歐洲,成本略高於從中國內地付運,貨運時間也多出數天,廠商需多加注意。


亞洲及新興市場首席經濟師 何達權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