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遏制炒賣行為 持續穩定供應 打造健康樓市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7日 06:35
2012年10月27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宣布額外印花稅加碼和開徵境外買家印花稅,嚴打炒賣,出手甚重,特別在熱錢湧入本港,對樓市泡沫火上加油之際,此一對策有望遏制樓市進一步亢奮,改變樓價必升的預期。政府除了遏抑需求,要同時持續穩定供應房屋,才有望理順樓市,使樓市走出暴升暴跌的宿命,處於長期穩定的軌迹發展。


本港樓價今年上升了約兩成,早已脫離一般市民的負擔能力,在超低息環境下,供樓負擔比率佔收入約五成,只要息口回升,市民的供樓負擔會非常沉重;另外,本港經濟持續放緩,出口和零售消費都見收縮,失業率回升,樓市卻持續熾熱,經濟與樓價背道而馳,使人擔心一旦出現經濟逆轉,會重演當年樓價暴跌、負資產遍野的可怕局面,政府此際出招遏抑需求,甚有必要。


額印加碼開徵新稅

打擊炒家遏制需求

額外印花稅由2年延至3年,購入物業後半年內出售,稅率由15%增至20%,半年至1年內出售,稅率由10%增至15%,1至3年內出售,稅率由5%增至10%,每一個稅階的稅率都加5個百分點,炒家的成本和風險大增,兩年前實施「額印」時,短線炒家大減,今次稅率更重,相信在遏制炒賣方面,會收到更顯著效果。


政府開徵15%境外買家印花稅,不適用於香港永久居民買家,只向境外人士、本地及海外註冊公司徵收。近年,本港樓價飈升,供應不足是主要原因,而境外買家、特別是內地人士來港置業持續增加,使供應更形緊絀,去年,一手樓盤買賣中,境外買家佔了約20%,可見他們是本港樓價飈升的推手。境外買家日後若在本港炒樓,3年之內出售,就要繳付3種印花稅,即一般印花稅、額外印花稅和買家印花稅,稅率最高可能接近40%,因此,境外炒家絕迹應可預期。


政府推出新額印和境外買家印花稅兩招,相信會收到效果,起碼中短期內炒家會卻步,樓市將平靜一段時期。在熱錢流入蓄勢在投資市場興風作浪,推高資產價格之際,政府這兩招可以冷卻樓市,換來喘息空間。不過,遏制需求只是應付眼前緊急情况,若要樓市回復正常,盤根究底仍然是增加供應。


政府公布今年首3季落成私宅單位,只有6100個,按情况看來,今年落成1萬個單位也難以樂觀,反映短期供應仍然極其緊絀。不過,今年私宅施工量首3季有1.61萬單位,按正常情况,今年應可超過2萬個單位,創12年來新高,這些單位3年後才落成,最快也要到明年和後年才可以預售樓花,但是施工量增加,預示着2、3年後供應增加,箇中所透露信息值得重視。問題是施工量增加會否持續,抑或只是曇花一現。


據屋宇署的資料,自2010年6月政府主動賣地,至今年8月底共賣出的46幅土地,涉及約1.8萬個單位,當局僅批出其中5幅土地的施工紙,即是今年首3季新增施工單位,大部分仍為政府主動賣地前的項目,或舊樓重建等。按此情况,若當局在批出施工紙加快效率,縮短發展商買地之後與施工的時間,就可以增加落成單位的數目。當然,政府的目光不應只盯住已賣出的土地,要積極開拓土地,使土地供應源源不絕,才可以改變市民對樓價的預期,毋須擔心買不到樓而出現類似哄搶的現象。


應否改變對樓市預期

宜檢視新情况思考抉擇

另外,政府還要客觀地評估本港的房屋需求,現在每年提供2萬個單位土地供應的政策,可以解讀為政府認為每年2萬個單位,已經可以滿足需求,據知,「2萬個單位」的數量,乃政府以2010年之前10年本港私宅單位成交量計算出來。把成交量等於需求量,不少人都認為有問題,特別是政府參考的10年數據,大多數時間屬樓市低迷的日子,根本不能反映真實需求。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應該以客觀科學數據,例如人口增長、每年結婚人數和新移民來港等,開拓足夠土地以應付住屋需求。


對於急需置業的市民,政府出招所透露的信息,值得注意。


(1)招數力度之重,說明政府有決心治理樓市,財政司長曾俊華已經明言,若有需要,政府會毫不猶豫推出其他措施應對;

(2)按目前掌握的情况,房屋供應處於增加趨勢,一般來說,供應增加會對價格構成壓力,對市民置業時機有重要參考價值;

(3)超低息環境總有終結之日,美國聯儲局9月推出QE3時,聲言超低息會持續至2015年中,若此際息口掉頭回升,樓市將是另一番光景,而本港房屋供應在2015年會恢復增加供應,加息與供應增加一同出現,屆時本港樓市如何反應,值得市民關注。


總之,治理樓市沒有特效藥,但是梁振英政府整治樓市的決心、應對措施的力度、房屋供應增加的趨勢、超低息環境的懸念等因素,都是正在和將會發生的事,對樓市預期放在這個框架下檢視,很可能得出與目前市况不一樣的認知,有意置業或投資物業的市民,必須重新評估物業市道的走向。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