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集團投資工商物業 轟政府干預市場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8日 06:35
2012年10月28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投資工商物業、豪宅和商舖作長期收租的理想集團,過往一直以公司名義購入住宅和商用物業,持有逾20個物業,集團行政總裁鄧健明表示,政府推出新的「買家印花稅」(BSD),連帶本地註冊公司一同受限制,對公司投資帶來不便,他指出,上市公司難以個人董事名義代買住宅,批評政府新措施是干預市場。


難改董事個人名義置業

鄧健明說,買家印花稅落實後,有如「的士加價」,日後本地公司投資或購入物業,便要考慮更長遠的負擔能力,BSD亦對買入物業作員工宿舍或長線投資的商家做成不便。他以其集團為例,逾20個物業均以公司名義買入,是因為投資及向董事交代較方便,日後亦未必會改由董事以個人名義置業。


分析員促改降按揭成數

作為「樓市大好友」的Bricks & Mortar地產分析員王震宇亦批評,政府出招後,連帶在港註冊公司亦成「針對」對象,變相是「趕盡殺絕,殺錯良民」。他說,若政府提出延長和增加額外印花稅,已「殺錯」部分因經濟困難而要賣樓套現的賣家,而本港註冊公司更會因BSD而要重新計數,逼公司不能投資。他直言,政府應「廢法」,並改施以增加利得稅或減少低價樓按揭成數等適切招數。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