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這次長者生活津貼(長津)討論中,不少熱愛民主同時擁抱中產價值的市民,感到無奈。他們認同社會應鼓勵自力更生,也應扶助弱勢,願意交稅盡公民責任,但痛恨胡亂派錢浪費公帑。在整個討論中,民主派政黨的表現令不少中產者失望,反而部分功能組別建制派議員打正旗號,反對免資產申報,說出了中產者的心聲。熱愛民主的中產者不會輕易轉投建制陣營,但若這股「誰能代表我」的無力感延續下去,泛民政黨(尤其是公民黨和民主黨)最終會在選票上付出代價。
香港勞動人口約380萬,納稅人則不足160萬,佔勞動人口少於一半,當中不少是中產者,他們普遍擁抱如下的價值觀:
1. 信奉民主自由法治,堅持社會公義;
2. 認同社會制度應鼓勵人民發憤向上、自力更生;
3. 相信但不迷信市場,認同社會制度有缺陷,痛恨壟斷霸權,弱勢社群不代表失敗者,社會應伸出援手扶助弱勢;
4. 稅款應用得其所,例如幫助真正有需要的弱勢社群,但反對大鑊飯,反對不分貧富胡亂派錢浪費公帑。
在這次長津爭議中,資助貧困長者是社會共識;但應否申報則意見分歧。毋須申報等同不論貧富都派錢,有違善用公帑的原則,它不單慷納稅人之慨,還為下一代埋下禍根,因為人口老化將令這一免申報福利,能否長期延續下去成疑,加稅壓力也勢將增加。儘管如此,向來被視為較能代表熱愛民主的中產人士利益的公民黨與民主黨,在長津討論的取態令人失望——民主黨要求70歲以上免資產申報,公民黨則以要求政府提出全民退保時間表作為條件。
香港的政黨,有「親建制、親基層」,也有「親建制、親中產」(例如新民黨);但泛民政黨卻以「親基層」為主,「熱愛民主」同時「抱持中產價值」的政黨在哪?在這次長津爭議中,遍尋不獲。
熱愛民主的中產人士,在長津討論中,竟然沒有一個心儀的政黨能說出他們的心聲。諷刺的是,他們一向嗤之以鼻的建制派功能組別,卻能道出他們的憂慮。難道民主的必然後果就是西方政治所謂的tax and spend(只懂加稅然後亂派錢)?
不少熱愛民主的中產者對長津討論感到無奈和不滿,最終會如何影響香港政治生態,會否有新力量冒起填補這片空白,目前言之尚早;但民主派政黨若繼續「民粹」下去,輕視中產者的訴求,可能會連基本盤都流失。
歡迎回應 editorial@mingpao.com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