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資金融股的季度業績陸續出爐。建行(0939)昨天公布,第3季度純利按年上升12.39%至519.08億元(人民幣.下同),符合預期,不過未像中行(3988)和農行(1288)般給予市場驚喜,期內息差仍在擴闊,惟手續費收入較第二季度倒退17%。與內銀股形成強烈對比,內險股業績不盡人意,受資產減值拖累,中國太保(2601)第3季度的盈利按年大跌逾五成。
建行季度報告顯示,截至9月底的首3季度盈利共計1581.91億元,按年增長13.8%,淨利息收入為2610.24億元,按年增長17.05%,1至9月份的淨利息收益率(NIM)為2.74%,較去年同期提升0.06個百分點,情况與中行、農行一樣,未出現市場所擔心的人行不對稱減息導致銀行息差收窄。
建行淨息差未因減息受損
綜合券商意見,建行第3季度的NIM較第2季度擴大4至10個基點(100基點等1厘)不等,推動期內淨利息收入按季增長4.3%至913.32億元。美銀美林昨晚發表短評指出,建行第3季度NIM錄得2.8%,較第2季度上行4個基點,除了貸款定價穩定、存款重定價加速兩大因素,息差擴闊還得益於減少了收益率較低的銀行間業務,第3季度的銀行間資產和負債分別按季下跌28%和29%。
不過,建行第3季度的手續費及佣金表現爆冷,相對於中行和農行分別按季上升20%和8.6%,建行卻大跌17%,直接拖累盈利。巴克萊資本中國銀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認為,建行第2季度的中間收入增長過快,雖然監管加大收緊力度,仍能較首季增長2.6%至249.41億,到第3季度才開始放緩。建行的解釋則是,金融市場因素影響了相關產品的增速下降,監管政策又影響部分產品收入下降,導致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增長放緩。
壞帳率降至1%
至於市場關心資產質量問題,目前看三大行的表現並不差,建行截至9月底的壞帳較6月底增長25.28億或3.6%,壞帳率則進一步收窄至1%,公司未有披露季度逾期貸款的數字。巴克萊指出,建行第3季度的信貸成本為0.46%,亦屬正常;下周工行業績出爐,相信四大行都將表現穩定,較中小銀行股為好。
太保開支減值大增 少賺六成
這邊廂,內銀股再增加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那邊廂,內險股還是黯然失色。上周五中人壽(2628)宣布第3季度「見紅」,昨天,太平洋保險(2601)則指期內的淨利潤按年大跌58.7%至4.97億元,而資本市場波動,資產減值大增1倍至15.99億元,仍然是拉低利潤的主因,此外,營業支出按年增加14%也影響了盈利增長。
國泰君安保險業分析師羅磊認為,太保和中人壽業績無亮點,但壽險業務已見企穩回升,希望可以持續,太保首9個月的保費仍有輕微增長5%至1268億元,其中壽險保費增加4億至749億元。「從整個內險板塊看,由於政策上的支持一定時期內還不能體現,因此第4季度的A股冷暖,仍決定各公司業績表現,短期內,保險股沒有強勁的正面催化劑,惟估值已經很便宜。」
明報記者 張聞文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