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歐債未解決 政治角力釀危機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9日 06:35
2012年10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與一般大眾看法不同,我不肯定是否已見到歐元區危機朝着解決方向。事實上,達成所謂歐洲銀行體系協議(按:10月19日歐盟峰會決定成立單一銀行業監管機構)並不是一勞永逸,這個協議反而代表由德國、愛爾蘭、西班牙、市場以及歐洲央行等多方的新一輪危險而複雜的角力。要明白發生什麼事情,首先回想四個顯著的事實。


愛西政府被迫孭起銀行壞帳

第一,縱使身為歐盟緊縮派的好學生,愛爾蘭有全歐洲最大的財政赤字(去年赤字佔GDP 12.8%,對比去年希臘比例是9.1%;今年估計比例降至8.3%,希臘則是7.5%)。愛爾蘭國債更是大到無法持續下去,今年債務佔GDP達118%,並完全無希望可以達到德國總理默克爾提出的財政條件,即財赤不能超過3%GDP。


第二,這個矛盾起源是愛爾蘭銀行業崩潰,其問題相對於GDP,是全球最嚴重,並遭歐央行(ECB)、歐盟委員會強制該國政府孭起整個銀行體系的壞帳。


第三,西班牙同樣面臨破產,西國的財政政策與愛爾蘭相似,在歐債問題發生前看似謹慎的財政,但卻太依賴源於地產泡沫的短期稅務收入。當泡沫爆破,西班牙亦遭ECB、歐盟委員會強迫,政府要擔起破爛的銀行體系的債務,明顯超過其財政能力。


第四,6月29日的歐盟峰會中各國承諾,要創造「ESM(歐洲穩定機制)直接對銀行進行資產重組的可能性」,並「打破銀行與主權債務的惡性循環」。


德國出手 ESM受掣肘

這個被譽為重大突破的協議,但很快便被默克爾自己打破,她宣布ESM只會用來應對未來的銀行危機,而不能向在2008年金融風暴中受影響的銀行注資。愛爾蘭政府抗議,於是獲得會有特別待遇的暗示,但並無公開的承諾,而西班牙更被嚴正告知,該國銀行不會獲ESM注資進資產重組。默克爾在上周五接受訪問時就重申過這立場。


大部分人都沒有多加注意此事,只覺是「舊聞」,但在愛爾蘭,卻引起掀然大波。愛爾蘭總理Enda Kenny在兩星期前受到國民強烈指摘,輿論甚至將他同二戰時剛從慕尼黑回來的英國時任首相Neville Chamberlain相比,並恐嚇要推翻政府。10月21日傍晚,愛爾蘭總理Kenny與默克爾再發聲明,強調愛爾蘭屬「特別例子」,並承諾在未來討論注資重組銀行業時會「特別考量」。


愛西鬥耐性 延後求援增籌碼

從德國立場而言,該份聲明只不過是過場形式,沒有任何政策啟示,但是卻將西班牙與ECB就救助方案的談判無限複雜化。西班牙現時有很好的理由去拖延救助方案進程,希望愛爾蘭可以在銀行融資方面取得某些讓步。在另一方面,愛爾蘭心知若西班牙援助方案一旦完成,將有更大的機會獲得特別處理。


愛爾蘭及西班牙均有強烈誘因去等待對方先採取申請援助,但ECB深知一旦市場情緒再次轉壞,救助金額會更大,故希望西班牙盡快完成提出申請救助方案。德國既不想建立一個過分慷慨的先例,又不希望愛爾蘭政府在政治上、市場上受到攻擊。簡單而言,歐洲現時進入多方角力,隨時出現危險而無法估計的後果,隨時引發新一輪的歐債危機。


Pierre Gave

GaveKal亞洲區 研究部主管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