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上海札記﹕上海人、外地人、新上海人長青網文章

2012年10月2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0月29日 06:35
2012年10月29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某日搭乘地鐵,上車時險被橫在車廂門口的一大袋柚子絆倒,低頭一看,那袋子足有個三層矮櫃那麼大,一對衣著有些邋遢的老夫婦站在旁邊,料想是主人。


由於地鐵乘客眾多,大家不得不在柚子和其他乘客間閃轉騰挪,此時上來一位上海阿姨,險些被柚子絆倒,隨後忿忿地對着電話說:外地寧弄伐好了,嘎大的袋袋竟然擺勒門口頭(外地人實在不好,這麼大的袋子竟然擺在門口)。誰料想,柚子的女主人低聲應道:阿拉是上海寧(我們是上海人)。聽聞此言,上海阿姨面露窘色。


這讓我想起,一東北朋友在高速路上遇到強行變道的車,便向着車外用不太標準的上海話大喊:儂外地人呀,車子吖不會開(你是外地人嗎,車子也不會開)。我笑着反問:「你是上海人嗎?」,朋友嘿嘿一笑。


不論籍貫 欠素質就是「外地人」

十多年前就有外地朋友問我:上海人口中的「外地人」到底是什麼意思?細想來,並非簡單按地理意義劃分,而常用來泛指缺乏素質的人;縱是上海人,若素質低,也會被笑為「像個外地人」。


在兄弟省市經濟崛起、精英輩出的今天,很多異鄉客在財富、地位、能力上超越了大多數上海人,但「外地人」這個詞的內涵絲毫沒有動搖。不知何時起,坊間開始出現「新上海人」一詞,他們一方面無法擺脫非滬籍貫的烙印,卻又不甘心被簡單粗暴地標籤為「外地人」;另一方面,他們希望成為上海的一份子,但也清楚很難快速被本地人接納。


回顧上海百年來的發展,一撥撥的移民潮從未間斷,絕大多數居住在這裏的人都可被稱為移民,區別不過是「老」還是「新」。老移民們用「擇其善者而納之,其不善者而鄙之」的心態對待新移民;對新移民而言,第一天可能還在抱怨老移民排外,第二天就自認為上海的一份子,第三天則開始用本地人的眼光審視更新一批的移居者……同為移民城市的香港,每天也上演着類似的橋段,不過香港似乎還不曾出現「新港人」這類詞匯,我猜,也許只是因為主流話語還被「舊港人」把持着吧。


高健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