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由香港和深圳政府共同發展的蓮塘/香園圍口岸明年動工。當中港境內的竹園村因工程影響需清拆。但有村民表示接獲政府賠償時,才得知當局將竹園村劃分南、北兩村,當中南村不屬村界範圍內,13戶寮屋村民最多只獲賠償60萬元,無法受惠政府的「平房方案」。有村民直斥賠償是「一村兩制」,今日將到立法會外示威。
北村賠平房 南村最多賠60萬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今午將開會討論蓮塘/香園圍口岸工程。根據政府早前公布賠償方案,受影響而擁有丁權的原居民,可獲政府原區安置在遷置區平房,或政府另行覓地再加一筆建屋津貼;非原居民則獲發最高60萬元特惠津貼,並容許他們「屋換屋」,即在遷置區附近鄉村地帶,自行買地補地價興建一座平房。
原居民:從未聞分南北村
不過,竹園村代表姚新才指出,當局賠償時將竹園村分為南村及北村,並指北村才屬村界範圍內,令位於南村的13戶,包括6戶原居民及7戶非原居民,無法享有與北村同等賠償。他說,由於南村村民全住寮屋,只獲發最多60萬元特惠津貼,加上當局要求村民須於明年7月搬走,未必能有足夠時間買地,隨時流離失所。
居於南村47年的原居民姚仁發稱,從未聽過竹園村有南、北之分,批評當局賠償是「一村兩制」,且從未諮詢村民,要求南村同樣可受惠於平房方案。居住南村50多年的非原居民、80多歲鄧婆婆表示,一直靠耕作安居樂業,「整副心機放晒喺屋企度」,但至前年才得悉居所受工程影響,感到徬徨,「自己唔識人,唔識路,寧願死喺屋企都唔願搬」。發展局回覆表示,村民可向發展局提交個案詳細資料,以便當局及地政總署跟進,並重申受影響村民可按各自需要選擇不同方案,包括領取津貼;居住寮屋原居民亦可在竹園村擴展區,購買農地建丁屋。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