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強積金半自由行11月1日實施,宣傳說:打工仔可按個人需要,將部分僱員供款轉移至新的基金組合。簡言之,就是強積金的投資更自由了。這兩星期的財經版不斷有財金人士講解新計劃,題為「消費得喜」,有證券經理分享投資心得,說強積金的管理費高低從來都不在考慮之列,因為只要花時間、花心機去設置投資組合,投資回報就已足以抵消管理費用。
坦白說,給我這外行自由投資強積金,真心沒有額手稱慶的喜悅。記得初入職場,填寫強積金報表,我完全不明白進取基金、穩健基金、增長基金有什麼分別,結果老闆說年輕人選進取點的吧,便不知就裏虧蝕300多元了。以自由市場思維看,不明白是你不理解,懂得投資是這個社會必須的啊,選擇不慎是你該死。但你期望紮鐵的強哥、洗碗的阿姐多懂投資呢?營營役役的打工仔女,並非那麼多人有研究大市走勢的條件,「投資組合」等術語更是相當陌生,何况連經濟學家也有投資失利的一天,誰也沒資格說出證券經理的豪言壯語吧。
政府原本的想法是希望透過開放競爭,促使強積金公司調低管理費,但公共專業聯盟說了,強積金倚賴風險高的股票市場,不改以債券為本,管理費無以降低。所謂半自由行,令強積金的本質顯露得更清楚:這是將打工仔女的退休積蓄放上投資桌的一盤生意,了解遊戲規則的人繼續追逐恒指,普羅大眾繼續不知就裏,積金公司更赤裸地招攬這些強制參加、不知就裏的生意。市場萬歲!新自由主義萬歲!退休生活又保障什麼呢?
作者是民主黨南區區議員、左翼21成員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