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25隻港股基金中,施羅德港股基金名列第二。該基金的基金經理夏德信(Toby Hudson)指出,現時環球經濟不明朗 ,大部分發達經濟體為去槓桿化問題而頭痛,歐債問題仍存在影響金融系統的風險,中短期揀股最緊要着重企業自身經營、管理能力以及資產負債表現,確保捕捉長遠增長機會。他對中國經濟前景仍較審慎,目前投資較看好本地藍籌。
夏德信對環球經濟前景審慎,但仍看好亞洲股票,因為宏觀基本因素仍較佳,其中中國當局會逐步放寬政策,以支持經濟增長,但相信不會看到如在2009、2010年4萬億般大規模,隨着內地經濟逐步轉移至較為溫和增長速度,減少依賴固定資產投資,很多行業的經營環境困難。
內地經濟放緩 小心周期股
早前他接受訪問時就稱,對中國經濟前景預測相對謹慎,較看好本地藍籌。「在投資組合裏面,我們對周期性的板塊還是較保守,因為這部分企業受中國經濟增長放緩的打擊最大。」相反,在傳統香港藍籌之中,他看好綜合性企業、地產以及工業板塊。「這些公司的財務狀况頗具防禦性,還具有強大的資產背景,估值也屬合理。」
QE3未扭轉美經濟 升市難持續
對於美國推出QE3,過去股票市場通常對QE3作出積極回應,風險資產受惠表現較佳,但他提醒,「貨幣刺激政策應轉化為強勁的經濟基本面,才有助股票市場持續上升,但目前這個傳導機制似乎很薄弱,目前市場情緒好轉將能持續多久,仍不明確。」他補充,中國、美國和歐洲先後迎來政治領導人交替,相關政策的變化,亦對市場做成不確定性。
他又指出,本地樓價仍有支持,「美國維持超低息環境,香港亦(因為聯繫匯率) 保持低息,成為推高香港樓價的主要驅動力,因為延續低息環境,在中長期仍然繼續支持投資需求。」
低息加聯匯 港樓價有支持
現時由夏德信打理的施羅德香港股票基金成立逾10年,10年年度回報高達18%,一年回報亦近兩成,名列組別上游位置。MorningStar資料顯示,基金持股逾26%為金融股,其中匯豐銀行(0005)及友邦保險(1299)分別是最大及第二大持股,工業及房地產分別佔19%及17% ,較看好包括地產在內的個別本地傳統大藍籌。
明報記者 葉浩霖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