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教育局昨回覆立法會質詢時明言,英基轄下學校現享有的經常性資助須逐步取消,未來取錄學生勢無法按人頭獲學費資助。英基學校協會主席唐家成表示,政府資助約佔營運開支兩成,粗略計學費最多需加逾兩成。他稱,正與教局就新資助模式磋商,盼利用英語特殊教育等專長爭取資源。
冀逐步過渡至自負盈虧
教育局昨以書面回應議員提問,就英基未來資助模式提出新方向,表示當局立場為逐步取消對英基經常資助,並過渡至自負盈虧。據悉,英基學校現獲按學生人數計算的經常性資助,政府未來有意改為按項目非經常性資助,例如只資助發展英語特殊教育等。不過,教育局會保障新模式落實前已入讀的學生不受影響。
改按項目資助
英基學校協會主席唐家成表示,協會將繼續與教育局磋商,落實逐步取消資助的做法。唐指早前與教育局長吳克儉會面,已重申英基於本港教育的重要,但當局堅決要求先取消現行資助,再商討新資助模式。他認為,按項目資助限制較大,盼當局考慮給予一筆過資助。唐亦表示,若英基徹底脫離政府資助,將承受加學費壓力,估計最大加幅逾兩成,即由現時6.6萬至10萬元增至8萬至逾12萬元不等。
此外,英基上月實施提名權計劃,受立法會議員質疑。議員張宇人向教育局提出書面質詢,指英基轄下15所中小學及特殊學校,新學年將提供150個50萬元的提名名額,擔心有違公平辦學原則。教育局長吳克儉回應,已要求英基向家長清楚解釋,並需公開帳目。吳又表示,未來會繼續溝通,商討學校定位及發展。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