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梁:不應舉港英旗表不滿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2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2日 19:35
2012年11月02日 19: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近日多次在遊行中被揮動的港英旗幟繼續掀起爭議,特首梁振英昨首次開腔回應事件,重申明白不同港人對特區有不同看法,但他強硬聲言「無論如何也不需要用殖民旗來表達不滿」,又把港人對內地的疑慮理解為「樓房及奶粉供不應求」。有時事評論員分析,港獨從來非香港主流,認為梁振英及前京官大打殖民旗或港獨牌,只為轉移焦點,遮掩港人對「西環治港」的不滿。


指港對內地疑慮 因樓房奶粉供不應求

民主黨黃碧雲昨日在答問大會上,質問梁振英可理解為何有港人高舉「米字旗」及眷戀港英統治。梁回應表示,在香港社會700萬人當中,不同人對特區的施政、生活以至對社會的看法均不同,但「無論如何也不需要用殖民旗來表達不滿」。他強調在回歸後,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奉行一國兩制,是外國政府公認的事實,「香港旗幟的設計,區徽的設計在《基本法》內有,就是紫荊花」。據悉,梁振英不滿舉殖民旗的言論,並非照預先準備的「劇本」宣讀,政府內部也料不到其態度會如此強硬。


有熟悉內地事務人士指出,近日不少北京「探子」南下「收風」,但他們並非緊張「港獨」,而是擔心國教風波未完,憂慮反國教科大聯盟會等運動進化成「保衛香港自由聯盟」,威脅北京對港管治,期望借打擊港獨而令聯盟失去民意支持。


劉銳紹:批評港獨已成鬥爭方法

時事評論員劉銳紹分析,肯定港澳辦前副主任陳佐洱及梁振英都清楚港獨不成氣候,他們發表有關港英旗的言論,只為轉移視線、靠捉緊民族情緒去打壓不滿「西環治港」的聲音,「他們批評搞港獨者傷害民族感情是很容易的,因大部分香港人都不認同,但他們就加以發揮,掩蓋大部分港人對內地干擾香港內政的不滿,(批評港獨)已成為鬥爭的方法」。


劉銳紹希望北京別把香港的民生事務解讀成「去中國化」,別再透過重量級人馬就「港獨」爭議煽風點火,「讓寧左勿右的思潮煲下去,只會造成群眾鬥群眾,非香港及中國之福」。


黃國健贊同:這旗已成歷史

公民黨湯家驊亦表示,希望梁振英別再迴避問題核心,應向內地解釋香港人並非想搞港獨,只是不滿中聯辦介入香港內政,「不要再落井下石」。工聯會黃國健同意梁的說法,強調香港已回歸,「支(港英)旗已成歷史」。


拒評梁愛詩 「她有言論自由」

另外,梁振英被問及如何評價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梁愛詩日前批評香港法官不懂國家與香港關係的言論,梁振英昨僅以她有言論自由而拒絕評論。法律界議員郭榮鏗對此不滿,「當梁愛詩的言論公然挑戰司法,公然批評司法機關,為什麼你不出來講幾句說話?」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