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中學人口急跌,問題迫在眉捷,但教育局及學界的談判各持己見,陷入僵局,教院學者接受查詢時分析指出,雙方現階段只着眼小班學生數字,糾纏於處理超額教師問題,卻未提及配合相應的教師培訓,批評兩方案皆「睇唔到有為學生着想,只係諗住唔殺校就算數」。
指方案均忽略小班教師培訓
教院課程與教育學學系助理教授、兼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總監陳錦榮表示,小學25人小班教學再多兩年才完成一個循環,現時仍未有全面成效檢討,加上本港並無中學相關的小班研究,因此每班人數多少才有效仍是未知之數。
他又指出,教局和中學界兩個方案,均只着眼於能維持不殺校的學生數目,卻忽略配合小班的教師培訓。他解釋,本港近兩年已沒有相關培訓,教師仍停留於過往大班教學模式,「未能達到針對性,就算小班都有可能浪費資源」。
至於兩方提出的方案,他認為校長會「321方案」較實際,因升中人數於4年後會回升,每班人數按每年情况可加可減,處理上更富彈性。至於教育局26人可開兩班的政策,表面上雖可救校,但只開兩班的學校會被視為不受歡迎,最終難逃弱勢學校的標籤。
2004年初因收生不足接到殺校令的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以過來人身分希望教育局不要單憑「數字」結束學校,他認為現時學生人數減少,是適合時機在初中先實行小班教學,透過更緊密師生關係,為學生成長打好基礎。
他指出,教育局的方案令弱勢學校每班學生人數可能降至13人,他認為人數太少,或無法舉辦學校課外活動,令學生社交容易出問題,「好似補習班咁,都會完全無討論氣氛啦」。
明報記者 勞雅文 周婷
指方案均忽略小班教師培訓
教院課程與教育學學系助理教授、兼小班教學發展與研究中心總監陳錦榮表示,小學25人小班教學再多兩年才完成一個循環,現時仍未有全面成效檢討,加上本港並無中學相關的小班研究,因此每班人數多少才有效仍是未知之數。
他又指出,教局和中學界兩個方案,均只着眼於能維持不殺校的學生數目,卻忽略配合小班的教師培訓。他解釋,本港近兩年已沒有相關培訓,教師仍停留於過往大班教學模式,「未能達到針對性,就算小班都有可能浪費資源」。
至於兩方提出的方案,他認為校長會「321方案」較實際,因升中人數於4年後會回升,每班人數按每年情况可加可減,處理上更富彈性。至於教育局26人可開兩班的政策,表面上雖可救校,但只開兩班的學校會被視為不受歡迎,最終難逃弱勢學校的標籤。
2004年初因收生不足接到殺校令的鮮魚行學校,校長梁紀昌以過來人身分希望教育局不要單憑「數字」結束學校,他認為現時學生人數減少,是適合時機在初中先實行小班教學,透過更緊密師生關係,為學生成長打好基礎。
他指出,教育局的方案令弱勢學校每班學生人數可能降至13人,他認為人數太少,或無法舉辦學校課外活動,令學生社交容易出問題,「好似補習班咁,都會完全無討論氣氛啦」。
明報記者 勞雅文 周婷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