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葡萄酒進口值撤稅後首跌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3日 06:35
2012年11月03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周四晚開幕的「香港美酒佳餚巡禮」今日進入第3天,不少本地及國際酒商均視為宣傳及拓展客源的好機會。然而外圍經濟不景下,政府數據顯示本港今年的葡萄酒進口量升幅不到一成,而進口總貨值更錄得下跌,是自2008年葡萄酒關稅取消後首次。


有本地酒商指出,酒稅取消後,進口酒生意的入場門檻降低,手續方便,市場於過去三四年急速增長,但近一年紅酒價格見頂回落,市場已進入汰弱留強階段。


進口量升不到一成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的數字顯示,雖然今年1月至8月的紅酒進口量達3400萬升,以一般紅酒樽容量750毫升計算,即約4530萬支,較去年同期增長9.2%,但其進口總值卻下跌18.3%,只有54億元,一反自2008年初葡萄酒關稅取消後,連續4年進口總值均上升四成至近八成的趨勢。


酒商:內地需求放緩

另被視為國際酒價指標、追蹤頂級100款葡萄酒價格的Liv-ex Fine Wine 100指數,亦由去年6月高位364.69,回落至上月的260,跌幅近三成。


除了歐美經濟疲弱,本地酒商葡萄園責人余恭山表示,與本地客相比,內地客普遍偏好千元以上的貴價酒,但受內地調控措施影響,內地客對奢侈品需求開始放緩,對本地酒商生意有一定影響。


82年拉菲7萬跌至3萬元

另一本地業者馬伯樂酒業集團外展銷售部經理林濤杰指出,本港中小型酒商已進入汰弱留強階段,他認識的一間小型酒商去年賺上千萬元,但酒價急跌,今年已把全部業務轉至內地。他又指出,不少投資者今年都「損手離場」,例如紅酒中的「藍籌股」1982年拉菲價格,由去年高峰期時約7萬元一支,下跌至現時的3.2萬元。余、林二人均認為內地假酒嚴重,本地酒商信譽仍能為行業保持一定生意額。


明報記者 黎嘉愉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