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現年79歲的梁伯去年發現左眼視力模糊,過馬路看不清紅燈、覺得地板階磚扭曲,「一步一驚心」。梁伯立即求醫,發現患上濕性老年黃斑病變,視力衰退三成。幸好經過治療後,視力回復正常。一項有關老年黃斑病變的調查顯示,六成患者和梁伯一樣,在確診前從未聽聞此病,有三成半人病徵出現後卻無即時求醫,錯過治療黃金期。
老年黃斑病變是全球三大致盲眼疾之一,分為乾性及濕性老年黃斑病變,多出現在55歲以上的長者身上。黃斑點位於視網膜中央,負責中心視力、分辨顏色及看細微事物。隨着年齡增長,黃斑點的感光細胞會受損而無法正常運作,影響視力。一般病徵是視力模糊,出現盲點和影像變形扭曲。濕性老年黃斑病變是由於視網膜下的脈絡膜出現不正常的血管增生、滲漏及出血。若不及時治療,出血後會結成疤痕,引致永久性失明。
三大致盲眼疾 多見55歲以上
醫管局九龍西聯網眼科部門主管阮燕芬指出,梁伯的個案證明,及早求醫是治療濕性老年黃斑病變的關鍵,但很多長者對此認識不足,容易錯過治療黃金期。香港眼科醫學院和香港眼科學會9月訪問了156名老年黃斑病變患者,調查顯示,病者認知不足,逾六成受訪者在確診前從未聽過老年黃斑病變,近三成半出現病徵後亦沒有即時求醫。
視力模糊是眼疾警號
同時,八成受訪者有「眼矇」,四成有盲點及影像變形等徵狀。不少受訪長者以為,視力模糊是眼睛退化的正常現象。不過,眼科醫生指出,視力模糊是眼疾的警號,需要及早求診。若再加上有盲點、影像變形扭曲,就很可能患上老年黃斑病變,有致盲風險。
阮燕芬建議,55歲以上的長者要定期做眼科檢查,同時要避免吸煙,多吸收維生素A、C、E及礦物質,一旦發現老年黃斑病變病徵要馬上求醫。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