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內地資產管理發展快 配套遠勝香港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5日 06:35
2012年1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近期中國證監會公告多個政策,放寬證券公司做資產管理的限制,產品從行政審批改為只需備案,投資經理人可以外聘別的資產管理公司,投資產品也可以包括期貨與非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另外又容許基金公司成立子公司經營另類投資業務。這一系列措施,將促使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快速發展。


基金公司限制較大 證券公司另闢蹊徑

中國資產管理市場本來是以公募基金為主角,但基金公司體制僵化,人事變動多,產品單一,法規限制嚴,過去5年幾乎原地踏步,基金規模從2007年的3萬多億元(人民幣.下同)跌到現在2.5萬億。陽光私募需要借道信託公司發行產品,銷售管道有限,而且只能接受100萬以上的投資金額,難以與公募競爭,現在總量估計不到2000億元。證券公司的集合理財產品,最低投資金額僅1萬元,以前證券公司發行產品要過證監會這關,限制了業務發展。證券公司擁有客戶群,又能和銀行合作行銷,將來產品只作備案,最有條件與基金公司較勁。


資產管理這個專業在中國歷史很短,1998年才有第一檔基金面世,而且是封閉式基金。但隨着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發展,民間累積龐大財富需要出路,資本市場需要豐富產品,客觀有利資產管理業務的發展。經過10多年的洗禮,市場沉澱了一批有投資管理能力的專家,他們除了來自基金公司和券商外,還有紅褲子出身的職業投資人。2008年金融海嘯後,更多了一批有國際金融機構工作經驗的海龜。


三類獨特基金 歐美市場亦無

中國這5年的投資產品推陳出新,頗多創意。投資市場從境內股票和債券發展到境外的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產品,理論上中國投資者已經可以投資全世界。公募基金除了傳統的互惠基金,還有ETF和相關的連接基金、與ETF類似的上市型開放式基金(Listed Open-Ended Fund, LOF)、包含保守和進取投資的分級基金、類似貨幣市場基金的短期理財基金。後三者是歐美市場所無的。


私募產品也開展到利用期貨的對冲和套戥產品、投資公司保證的保底產品、投資商品市場的CTA(commodity trading advisor)產品。投資策略從價值投資擴大至量化投資、程式投資、運算買賣(algorithmic trading)、高頻交易,更有設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程式投資。投資決策從個人決定進化到預設買賣決定甚至自動交易。這些投資方法大量應用電腦程式設計、數據挖掘(data mining)和自動交易。


海嘯後 中港資產管理此消彼長

中國基金公司、券商、保險公司資產管理部、大型私募資產管理公司、銀行和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這5年順勢而行,獲利不菲,都願意投入資源採購先進的電腦系統、高薪招攬人才。它們的配套和設備的專業程度,遠勝香港的基金管理公司。香港自詡為國際金融中心、資產管理中心。但金融海嘯之後,形勢此消彼長。中國資產管理市場日趨成熟、法規日漸寬鬆、民間資金外流日減。假以時日,中國資產管理的業務難以肥水外流,香港呢?坐以待斃?


陳茂峰博士

CFA,CFPCM

御峰理財董事總經理

mfchan@nobleapex.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