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十八大觀察﹕新領導層3特質 更新舊格局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5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5日 06:35
2012年11月05日 06:35
新聞類別
中國
詳情#

【明報專訊】隨着中共十八大進入「倒計時」,新一屆中南海高層呼之欲出。北京專家認為,以習近平、李克強為代表的新一屆中共領導人,雖然在執政理念和風格上與前任有諸多共同點,但也已顯現出不同的特質。


一段時間以來,坊間紛紛猜測中共新一屆領導人名單,並有多個版本見諸報端。北京一位曾為中共政治局集體學習授課的專家指出,雖然目前還難以預判最終名單,但其實新一屆領導人的整體特點已經趨於明顯。


一、人文社科出身 打破「工程師治國」

首先,在知識背景方面,與胡錦濤專於水利,溫家寶精於地質,賈慶林、李長春曾研讀電機專業不同,新一屆高層大多擁有人文社科高學歷背景,例如習近平、李克強分別擁有法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副總理王岐山為高級經濟師,進入坊間名單的天津市委書記張高麗也曾專修經濟學。


北京專家認為,如無意外,十八大將打破自鄧小平之後形成的「工程師治國」局面,標誌着共產黨領導層從「技術派」向「專家型」的轉變。新領導人的學科背景大都與國家治理緊密相關,有利於提升決策的專業水準,形成更為理性、務實、科學的施政風格。


二、基層長期生活 親身體會民苦

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李克強作為新一屆領導層的關鍵人物,兩人的專業領域互相補充,進入中央以來也各有分工,證明習適合於主導意識形態、黨建及治國戰略,李則專於經濟、民生事務,這有助於提高領導集體的決策效率,形成配合默契的「習李體制」。


其次,在人生經歷方面,新老兩屆領導人大都有着長期在基層的生活閱歷,而新屆領導人的經歷更能體現當前中國國情。習近平、李克強、張德江、王岐山等人都曾作為「知青」在「文革」時期上山下鄉,「深深體會了餓的滋味」(王岐山語),改革開放以後他們當中多人還曾擔任基層官員。新屆領導人對民眾訴求的切身感受,或將微妙地影響到未來收入分配改革等經濟、民生政策的取向。


消息人士透露,十八大報告將重點部署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系列舉措,民生仍然是未來10年的執政重心,外界對政治體制改革、意識形態調整的預期不應偏離中國現實黨情、國情。


三、逐級升遷 用人更重政績民意

再者,在政壇履歷中,習近平等與前一代領導人也有不同。胡錦濤、溫家寶等大都有着一步高升的「跨級跳」經歷,而習近平則走過了一條「逐級歷練」的道路,從「村官」、縣官、省市大員直至進入中央最高層,李克強也僅是從共青團轉向黨政系統時「鯉魚一躍」,其後則歷經工農業大省歷練。


專家稱,新一屆領導人自身的升遷經歷將影響到他們的「用人觀」。隨著中共執政梯隊的完整形成及組織制度的日臻完善,今後高層選人、用人或將形成「一步一步提拔」的慣例甚至規則,更加注重考察官員實際政績和民眾口碑,而不是由某位高層的喜好決定官員升遷。


也有分析人士稱,十八大高層人事更替的規模會遠遠超過十六大、十七大,新一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及其常委會的組成存在不少變數,未來中共執政的走向仍待觀察,尤其是十八大之後,省部級官員可能再次出現大幅調整。


鄧首道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