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這次大選除了選出新一屆總統,亦改選國會其中眾議院435席全部改選,參議院則有33席換屆。分析預期目前民主共和兩黨分別控制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情况會維持不變,但兩黨在兩院的控制優勢都面臨縮減,無論誰當選總統,過去兩年的府院之爭恐將變得更為激烈:如羅姆尼當選,所謂的「奧巴馬醫保」(Obamacare)勢成靶心;若奧巴馬連任,則劍拔弩張的大戲將在「財政懸崖」(fiscal cliff)和稅改削赤議題上展開。
近日在美國打開電視機看一下兩黨競選廣告,不難發現在國會議席爭逐上,火藥味隨時比羅奧之間的互轟更濃。例如在伊利諾伊州的芝加哥,現任共和黨國會議員多爾德(Robert Dold)與民主黨挑戰者施耐德(Brad Schneider)便在電視廣告中猛轟對手人格,多爾德陣營指控施耐德「不老實」,「自己瞞稅,卻要向你們選民加稅」,後者則反轟前者工作一塌糊塗。攻詰之激烈,正好反映了兩黨在國會如何勢成水火。
09年民主黨掌府院議案速決
奧巴馬2009年初就任總統時,民主黨同時控制參眾兩院,藉此甫上任立即通過7870億美元刺激經濟方案,以及斥鉅資穩定金融機構和三大車廠的計劃。共和黨對此強烈不滿,認為以公共資金振興私營部門的做法只會令聯邦政府債台高築。隨後奧巴馬更在國會通過連串醫療改革法案,當中以又被稱為「奧巴馬醫保」的「患者保護及可負擔醫療法案」(PPACA)最受爭議。該法案規定絕大部分美國公民必須購買醫療保險或加入政府醫保制度,以實現全民醫保目標。可是計劃被共和黨人力斥增加公共開支,剝削個人選擇自由,甚至變相徵稅,故不惜入稟挑戰法案違憲,最終在上月敗訴。
醫保削赤成磨心
但2010年底國會中期改選民主黨慘敗,參議院領前優勢大減,甚至輸掉眾議院,府院之爭亦爆發。隨著美國國債逼近上限,兩黨就削減政府赤字大鬥法。奧巴馬希望只向中產階級延續稅務優惠,並向富裕階層加稅來改善收支平衡。但這時候激進保守「茶黨」已冒起,他們堅持稅務減免延期必須同時惠及富裕階層,大幅減少政府開支削赤才是正確。
在茶黨鼓動下,共和黨拒絕在削赤議題妥協,並於去年利用其眾議院優勢,逼使民主黨同意以一個極高門檻的削赤方案,換取調高債務上限,埋下「財政懸崖」危機,一旦兩黨未能及時協議新方案,明年元旦,小布殊年代的減稅方案終結不獲延期,同時巨額自動削赤機制啟動,將變相令美國經濟一下子減少逾6000億美元私人及公共開支而「墮崖」。專家估計,這足以令美國經濟重陷負增長區。
面臨「財政懸崖」 勒馬非易事
羅姆尼已表明若上台會廢除奧巴馬醫改,甚至改以「醫療券」取代政府醫保。但若民主黨成功保住參議院多數席位,總統跟參議院對立的局面勢將出現;如果奧巴馬連任,其醫保改革雖可順利推行,但隨之而來的就是「財政懸崖」要與共和黨控制的眾議院對撼。由於奧巴馬的削赤方案必須在眾議院通過,未來府院政爭對抗勢將更為激烈。
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