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不久前,美國彭博通訊社報道,中國國家副主席、被視為下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的習近平,其家人坐擁近30億港元資產。日前,《紐約時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家人亦控制至少27億美金的資產。兩大著名媒體一先一後,大做中國高層政治人物家族私產的文章,震動全球。
各國領袖及其家族的私產,並非稀世機密,八卦雜誌甚至一些嚴肅媒體,經常為文報道,不值得大驚小怪。有關習、溫兩個家族的報道卻不一樣。
首先,了解中國國情的人都知道,報道內容肯定源於接近中國權力核心,能夠如此有序詳盡蒐集資料的,如果是外人,早被當作「間諜」查辦。
况且,時間上的巧合,亦難免惹人聯想:接班未安排妥當的時候,爆有關習近平的料,在他上任前來個下馬威;人事塵埃落定之後,就爆溫家寶的料,警告他不要多生事端,安分交棒。
爆料泄密者是否要向習溫兩人發出強烈信號?告訴他們,兩人以至其家人的前景,早已與建制內的既得利益集團畫上等號,雙方共坐一船。警告兩人︰政治改革無益,傷害既得利益者等同損害習溫家族利益。於是,關心中國政情的人不禁會問:是否陸續會有中國領導人的「新聞」出現在外國媒體?英國的《金融時報》、《泰晤士報》或是德國的《明鏡周刊》也會有料爆嗎?
其二,美國朝野不是一向鼓勵中國改革開放嗎?習近平被期望可以為中國帶來新氣象,將交棒的溫家寶,自上任後力挺改革,被譽為「平民總理」。為何美國兩大媒體對中國改革的兩大標誌性人物,作出「不利」報道,削弱全球各界對他們的好感?是否有外國勢力借助傳媒抹黑中國?
看來,未來的短期內,西方媒體不會再有類似的「勁料」,因為別有用心的「爆料人」目的已達,不必再出口材料轉內銷了。內地多個重要軍隊和政府機構人事變動已陸續宣布,接班安排應已塵埃落定。縱使枱底下各方面角力依然,短期內,矛盾不致表面化。
至於兩大傳媒是否受人利用,甚至「助紂為虐」?以西方傳媒的基本信念來考究,可能性極低。有公信的傳媒,編輯取材,主要考量內容真實準確、公平公正、合符公眾利益,其他只是次要了。
意料之外的正面影響
愛護和支持習、溫的人,期望他們持續為中國的將來打拼,不滿美國傳媒對習、溫家族的報道,作出必要澄清的行動,是可以理解的。不過,長遠來看,這次爭議也有意料之外的正面影響,再一次顯示,科技發達,資訊不再受當權者封鎖隔絕。內地人早已習慣「翻牆」,到外界尋找更多信息。如今,習、溫兩篇報道也點明渠道,顯示外域有力傳媒可以「被利用」。對一向肆無忌憚、以為隻手可遮天的內地貪腐權貴,今後無疑多了一層牽制。
作者是資深評論員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