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父女同郵﹕你也不想變out吧!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7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7日 06:35
2012年11月07日 06:35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明報專訊】穎:

那天,你和媽咪在家裏看香港電台的《鏗鏘集——吶喊》,我要做網台節目,沒有和你們一起看。媽咪說是你主動提出要看的,你應該在fb得到預告的資料吧。老爸想知道的是,你為什麼對這齣時事紀錄片如此有興趣?


後來,老爸也在網上看見討論和轉載,急不及待看了。紀錄片拍得真好,不是平鋪直述的講反國教運動,而是描寫三個平日不關心社會、不關心政治的尋常百姓,面對沉淪衰敗的政治氣候,把不滿化為吶喊,然後付諸行動。透過旁白、畫面和訪問,對三位主角的心路歷程,有着深刻的描寫,看後令人印象難忘。老爸也是拍時事紀錄片出身的,雖然久未上陣,技巧早已生鏽了,但仍然懂看,我認為這是近期的上乘之作。


網上有人瘋傳左派報紙對《吶喊》的批評,雖然這種殺氣騰騰上綱上線的指控,早已見怪不怪,過去兩年老爸也不知承受了多少,但證明《鏗鏘集》的編導做對了,真實而深刻,觸到某些政治力量的痛處。對香港電台來說,山雨欲來,可能是另一場風暴的開始。


穎,你只有15歲,還在念初中,對如此複雜的政治問題當然不懂,老爸也不想在你這個陽光年齡,對世界仍充滿幻想和希望的時候,污染了你純潔的心靈。但人畢竟不能在一個無菌的溫室中長大,無法完全迴避那令人沮喪的現實,唯有充分裝備自己,盡力面對吧!


我們從來不浪費時間看那些愈看愈蠢的電視劇,只看新聞和紀錄片,不知是不是這個原因,你比同齡的年輕人更留意時事,更關心社會。當然,你還未到學民思潮那種程度,把關心化為行動,但相對於連報紙、連新聞也不看的同學,你對香港以至中國的了解,肯定比他們深入得多。


學校推行公民教育科,通識也成為中學文憑試必考科目,不少高中生都突然關心起時事來,但當中有些是為了考試,為了有更多題材回答考卷,為了取得更好成績,父母也不反對他們參加六四燭光晚會,到公民廣場出席反國教科活動,雖然有點功利,但也不見得是壞事,無論是什麼動機,事情總是從了解開始,才會慢慢作出轉變。有人半開玩笑的說,反國教科運動風起雲湧,瞬間席捲全港,高中通識教育實在應記一功。


媽咪說,近來你對時事多了關心,更主動問起討論得很熾烈的長者生活津貼是什麼的一回事,他們在爭論什麼。你想對事情多了解,除了問老爸和媽咪外,還可以自己探索。看報紙,不要只看娛樂新聞和環宇花絮,讀讀A版的新聞和評論,對有關政策多了解,獨立思考,建立自己的看法,也會容易明白一些。


老爸

………………………………………………………………………………

Hi Dad:

國教事件可能喚起了我對社會的關心。當社會的事情鬧得熱烘烘,我卻對那些事一無所知,總覺得「有冇搞錯」。就像近日關於長者生活津貼或美國總統大選的新聞都miss了沒看,聽見別人討論時我又一句都聽不懂,真的有點懊惱,所以才主動去問媽咪。


報紙的正章真的又厚又長又深,諸多藉口下我這個大懶蟲真的不想看。不過通識呢家嘢,高form才臨急抱佛腳是沒用的,我會嘗試把放學回家後hea的時間改成讀報時間,哈哈,盡量吧。


去看《鏗鏘集》的《吶喊》,就是簡簡單單地想知道佔領政總也過了一個月了,究竟這次的節目有什麼特別,要再講反國教?

年輕人趕着緊貼潮流,怕out,其實時事也一樣。喂,你也不想變out吧!


Wing

作者為資深傳媒人、關注時事,更關注兩個寶貝女兒

吳志森 samngx123@gmail.com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