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場上對中國有兩種看法。極為看淡的一方普遍認為中國經濟難逃「硬着陸」的命運,另一方則非常看好中國前景,並假定中國將推行大規模刺激經濟的財政措施,包括以積極貨幣寬鬆政策推動經濟。
經濟前景回穩 或毋須放寬政策
現實的情况是介乎兩者之間。中國經濟能夠以超乎看淡人士預期的方式「軟着陸」,經濟在並無強勢的寬鬆政策催谷下也可逐步穩定增長。而市場憂慮中國經濟「硬着陸」也令估值吸引。巴克萊近日修訂中國2012年國內生產總值預測,由7.5%上調至7.6%。從數字而言,上調幅度雖然看來微不足道,卻反映了中國經濟的大致走勢。此外,近日國家統計局採購經理指數顯示,10月份錄得50.2的水平,比上月的49.8水平大幅改善。前景回穩利好就業市場。整體而言,政府當局持續認為勞工市場繼續穩定。這信心也由於消費者信心回升所致,9月份的零售銷售額由之前按年增長13.2%,攀升至14.2%。
鑑於中國的經濟並非如市場所憂慮般疲弱,中國政府不願意會太快或過度放寬政策,是預期之內的事。中國在2008年雷曼倒閉後推出人民幣4萬億元的刺激措施,旨在推動增長,但最終卻導致經濟過熱。然而,正正是因為這些刺激經濟的措施,中國才得以避過重大衰退;卻也因而出現資本開支投放失誤的情况,當中以房地產市場尤其嚴重。
此外,政策制定者意識到中國經濟增長回落是源於結構因素,未來要適應增長放緩的現象,某程度上是由於人口結構不利經濟發展所致。據聯合國預測,於2050年時,中國4名人口之中將有多於1人年屆65歲或以上,相比現時10人之中少於1人的比率,顯示勞動人口將會銳減。
人口結構轉變 勞動人口將銳減
因此,中國新任政府將會帶領國家經濟進入一個全新的結構性發展階段。例如,現時移居其他省份的勞工無法享有當地的基本社會服務,透過改革戶籍登記制度,便可改善情况。中國也可變更大型國有企業可優先取得銀行貸款的制度,改善資本配置的系統,為中小企提供更多資金。
總括而言,鑑於中國經濟增長現正回穩,我們認為將會為投資者迎來上行機遇,因此建議增持中國的投資產品。
黃敬庭
巴克萊投資策略師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