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國際
詳情#
【明報專訊】成斌認為, 中美關係的一大隱憂,是雙方處事的觀點角度南轅北轍,而中國似乎並不明白外人怎看自己行事,也不了解西方一些慣常的外交遊戲規則。
成斌說,從美方角度看,中國目前正在「逼迫日本和南海諸國」。他舉例,2010年中日撞船事件後,中國變相「對日本實施了稀土出口禁運,從美國觀點看是不必要將事態升級,莫名其妙」。
不明白華為何動輒扯上經濟
「若真是很重大的危機,不得不向對方施壓,倒還可以理解,可那只是小風波,日方連人(詹其雄)都放了,但中方還作出如此激烈行動,就令西方覺得你至少在經濟層面不是可靠的合作伙伴。」成斌指出,中方認為近期的釣島風波,始於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要購買釣島,但西方卻覺得中日矛盾升溫應由撞船事件說起。
成斌說,中方月前因釣島問題不派最高層財金官員出席東京的IMF會議,也惹來西方不滿,覺得北京將自己的外交利害盤算,放在全球經濟利益之上,因為西方眼中的國際慣常做法,是不應太輕易將政治爭議扯到經濟層面,「這又不是什麼嚴重危機或瀕臨戰爭邊緣,為何要這樣?這些事件令西方關注,隨着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到底會否隨便將其經濟力量用在謀取政治目標上,擔心中國下次不知又會怎做。」
「至少應說明負責任大國定義」
成斌強調,明白中方有自己一套觀點,但中美之間截然不同的觀點與角度令雙方很易出現誤判,「非常危險」。雖然中國常強調在金融海嘯或歐債危機上努力扮演負責任大國角色,但成斌質疑,中國的國際關係原則「根本沒能清楚回答」。「中方有必要多了解外界看法,至少應說清楚在你眼中什麼是負責任大國!」不過他也補充,由於中美依存度日增,雙方基於利益考慮也希望合作,這股拉力有助雙方解決問題。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