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龍尾人工遷移生物 政府稱成效佳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09日 06:35
2012年11月09日 06: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在爭議聲中堅持在大埔龍尾興建人工沙灘,並計劃將龍尾的海洋生物搬遷至汀角東作生態補償。漁護署高級海洋護理主任周永權昨表示,政府早於7月進行為期3日的遷移生物演習,將龍尾約20個魚類品種及棘皮動物遷至汀角東,至今存活率良好。有環團批評遷移生物不能單看存活率,仍要研究是否影響生物繁衍能力。


周永權昨表示,過往政府亦曾因工程而遷移生物,如西貢黃石碼頭擴建曾將附近珊瑚搬遷,搬遷後發現珊瑚的生存情况未受影響。但他承認,過往未曾大規模遷移魚類和棘皮動物,今次將是首次搬遷。


遷移物種包魚類海星海膽

為了解生物搬遷後的適應情况,土木工程署曾於今年7月就龍尾的海洋生物,進行3天遷移演習。周永權稱,搬遷期間未有發現如管海馬等稀有品種,主要遷移約20個較常見的生物品種,如魚類、海星、海膽和海參等棘皮動物等至汀角東,觀察一段時間後,這些生物至今存活成效良好。他說,因汀角東與龍尾距離較近,兩個地方生態環境相若,有信心未來遷移生物時能夠成功。


他強調,政府遷移生物時會確保生物安全,減少生物因搬遷所受的壓力。他預料,由於龍尾不少生物有活動能力,在進行工程時可能已游走,相信餘下的是活動能力較低的生物,估計數目不會太多,汀角有足夠範圍容納。


守護龍尾大聯盟發言人李少文批評,當局的演習評估不科學,「不是單看生物存活率就證明生物搬遷沒問題,仍要看生物搬遷後的繁衍能力」。


大聯盟:要看長遠繁衍力

他說,若生物搬遷後因不適應新環境,有可能難以繁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認為當局最少要審視生物搬遷後的5年生活情况。他說,大聯盟要求政府在數星期內撤回興建龍尾泳灘的環境許可證,若政府拒絕,大聯盟將考慮入稟法院尋求司法覆核,阻止工程。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