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升中生源下跌,但有直資名校維持開7班中一,對比其他願「減人頭」的官津名校,有更多機會及彈性取錄第一組別學生。曾表態支持「321」方案原則的直資學校議會主席林建華指出,並非不願「共渡時艱」,但直資校按學生人數領取當局資助,「少一個就少一筆資助」,可能構成加學費壓力。
3年少收24人 涉逾120萬資助
十八區校長聯席代表阮邦耀表示,321方案主要針對未來3年收生,本來只基於全港官立、津貼及補助學校計算,直資校不包括在內;他認為直資名校維持收生人數,並不會影響學界整體收生強弱。
林建華解釋,不少直資中學有附屬小學,每年需預留逾百學額供附小學生升讀,劃一「減派」將影響附小學生升讀機會,加上教育局現時按直資校人數給予資助,並非如津校般按班資助,例如以一所開辦4班中一的直資校計算,若跟隨方案「減派」,3年累計將少收24人,涉資助逾120萬元。
林建華強調,直資校並非「間間名校」,升中生源下跌同樣會造成衝擊,「整體人數少,報讀人數難免減少,直資校更需煩惱收生問題」。阮邦耀則表示,明白直資校按人頭資助的限制,若有部分直資校自願參加「減派」固然歡迎,但不參加亦無太大影響。
3年少收24人 涉逾120萬資助
十八區校長聯席代表阮邦耀表示,321方案主要針對未來3年收生,本來只基於全港官立、津貼及補助學校計算,直資校不包括在內;他認為直資名校維持收生人數,並不會影響學界整體收生強弱。
林建華解釋,不少直資中學有附屬小學,每年需預留逾百學額供附小學生升讀,劃一「減派」將影響附小學生升讀機會,加上教育局現時按直資校人數給予資助,並非如津校般按班資助,例如以一所開辦4班中一的直資校計算,若跟隨方案「減派」,3年累計將少收24人,涉資助逾120萬元。
林建華強調,直資校並非「間間名校」,升中生源下跌同樣會造成衝擊,「整體人數少,報讀人數難免減少,直資校更需煩惱收生問題」。阮邦耀則表示,明白直資校按人頭資助的限制,若有部分直資校自願參加「減派」固然歡迎,但不參加亦無太大影響。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