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內地經濟持續復蘇,其中拉動增長的「三頭馬車」之一,出口表現保持升勢。10月份出口貨值有1755.7億元(美元•下同),按年增加11.6%,高於市場預期的10%。有經濟學家則認為,觀乎10月的數據,內地經濟是真正觸底反彈。
不過,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昨日坦言,全年出口目標按年增長10%勢難達標(見另稿),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亦表明,推動經濟增長將主要靠內需。
港京連線報道
中國海關昨日公布,10月出入口總值為3191.5億元,按年增加7.3%,出口高於預期,但入口則只增長2.4%,與9月持平,亦較市場估計的3.4%為低,入口貨值為1435.8億元。不過,隨着外圍經濟改善令需求增加,出口表現自8月起逐步上升,是今年6月以來首次高於10%的增幅(見圖)。
出口至東南亞按年增45%
當中,出口至東南亞的貨值按月增加4.8%至192.3億元,按年則有44.8%的升幅。至於,出口至美國及香港的貨值,分別按月下跌1.9%及2.8%,但按年仍然錄得升幅。至於出口至歐洲的表現,仍然受到當地經濟衰退影響,10月按月跌幅有6.4%(見表)。根據美銀美林統計,在10月份各類主要出口貨品中,以服裝及衣著增幅最標青,按年有20.5%的升幅,而高科技產品的增幅亦有13.6%(見表)。
發改委:未來靠內需推動經濟
縱使外圍需求增加,帶動貿易數據向好,10月貿易盈餘有319.9億元。不過,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在十八大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外需已對內地經濟「拖後腿」,今年首3季外需對經濟的貢獻是負5.5%。他直言,未來主要靠擴大內需去推動經濟,而前3個季度的內需,對GDP增長貢獻率有105.5%,其中消費佔了55%,而投資則佔50.5%。
美銀美林:料全年經濟增長8.3%
過去兩日內地公布的10月經濟數據,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增幅普遍高於市場預期(見表)。尤其是在「三頭馬車」中,表現較落後的出口亦續有改善。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10月出口數據強勁,而工業增加值亦有9.6%,反映內地經濟觸底反彈。他並估計,中國第四季的經濟增長有望強勁反彈,估計按年增長可達8.3%。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認為,10月出口強勁可能是受基本因素改善及聖誕節訂單增加,下季受到歐美兩地的影響,未必能夠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中央可以要繼續實施放寬貨幣政策,去保持內地經濟復蘇。
明報記者 岑梽豪、張聞文
不過,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昨日坦言,全年出口目標按年增長10%勢難達標(見另稿),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亦表明,推動經濟增長將主要靠內需。
港京連線報道
中國海關昨日公布,10月出入口總值為3191.5億元,按年增加7.3%,出口高於預期,但入口則只增長2.4%,與9月持平,亦較市場估計的3.4%為低,入口貨值為1435.8億元。不過,隨着外圍經濟改善令需求增加,出口表現自8月起逐步上升,是今年6月以來首次高於10%的增幅(見圖)。
出口至東南亞按年增45%
當中,出口至東南亞的貨值按月增加4.8%至192.3億元,按年則有44.8%的升幅。至於,出口至美國及香港的貨值,分別按月下跌1.9%及2.8%,但按年仍然錄得升幅。至於出口至歐洲的表現,仍然受到當地經濟衰退影響,10月按月跌幅有6.4%(見表)。根據美銀美林統計,在10月份各類主要出口貨品中,以服裝及衣著增幅最標青,按年有20.5%的升幅,而高科技產品的增幅亦有13.6%(見表)。
發改委:未來靠內需推動經濟
縱使外圍需求增加,帶動貿易數據向好,10月貿易盈餘有319.9億元。不過,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昨日在十八大記者會上表示,目前外需已對內地經濟「拖後腿」,今年首3季外需對經濟的貢獻是負5.5%。他直言,未來主要靠擴大內需去推動經濟,而前3個季度的內需,對GDP增長貢獻率有105.5%,其中消費佔了55%,而投資則佔50.5%。
美銀美林:料全年經濟增長8.3%
過去兩日內地公布的10月經濟數據,包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增幅普遍高於市場預期(見表)。尤其是在「三頭馬車」中,表現較落後的出口亦續有改善。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認為,10月出口數據強勁,而工業增加值亦有9.6%,反映內地經濟觸底反彈。他並估計,中國第四季的經濟增長有望強勁反彈,估計按年增長可達8.3%。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則認為,10月出口強勁可能是受基本因素改善及聖誕節訂單增加,下季受到歐美兩地的影響,未必能夠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中央可以要繼續實施放寬貨幣政策,去保持內地經濟復蘇。
明報記者 岑梽豪、張聞文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