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踏着腳踏,跨過馬背,一個二十出頭的女生,如常地拍拍馬臉,拉着韁繩,馬就踏步向前走。
大概中午時分,烈日消磨馬的耐性,她安撫,她堅持,她何嘗不想早點完成練習,回家休息呢。
可她想不到原來已到了臨界點,馬突然發狂,仰起呼嘯,就如電影裏看到的那樣,把她狠狠地摔下來,盤骨碎了,下半生或要癱了。
一年半後的今天,她約我見面,沒有輪椅,沒有扶仗,沒有一拐一拐,倒還搬來椅子請我坐,然後瀟灑地騎上馬,說月尾有比賽等着她。
我無法掩飾驚訝,眼前的賴楨敏Jacqueline,真有過幾乎要癱的意外嗎?她母親打開手機,找來一張X光照給我看,「很難以置信吧?」「她的盆骨重創,兩間醫院的醫生開會研究如何補救,最後手術做了7小時,嵌了13口螺絲。」
去年2月,正為倫敦奧運備戰的Jacqueline,遠赴丹麥訓練才一年多,一天如常地在沙圈練馬,突然被摔下來,「當時我還有知覺,很痛很痛,歇斯底里地喊叫,很快,在馬廄工作的姨姨就發現了我,5分鐘救護車就來了。」雖說很痛,但她總算未失去理智,救護員問她,有十級痛嗎?她思量一番,說七級吧。
Jacqueline說,她就是如此一個貼近現實的人,沒太多無謂的幻想,也因此,在人生應該最絕望的時候,她並沒有消極氣餒,「當然有過很失落很無奈的時候,不過生命總要前進的,未做手術前,已在心裏跟自己計劃好,若不能再騎馬了,就回去完成我的學業吧。」而事實上,醫生當時對其母說,Jacqueline不排除能重新站起來,不過,最差的情况是下半身癱瘓。
面對Jacqueline,醫生卻是另一副臉孔,報喜不報憂,「手術成功,你應該可以再站起來的」、「復元很好,走路應不成問題」、「走路走得不錯!遲些日子,或可上馬」。Jacqueline說,治療的過程,苦悶辛苦,肌肉訓練枯燥難熬,不過她知道,現在不加緊練習,在墮馬後不能從速上馬,這輩子都別想回復從前的狀態了。
障礙物是騎師與馬匹的極大考驗
Jacqueline自小習騎,十四歲開始正式投入馬術運動,此後在不少國際賽事為港爭光,2009年更成為首個本港選手奪得全國個人冠軍。她是天生的騎馬好手,教練、醫生得悉她的意外後,都擔心不已,即使能好過來,要回復水平,談何容易。Jacqueline的創傷嚴重,下半身的肌肉協調要重新學習,這也是要重新上馬、回復世界級水平的最大困難。有別於一般賽馬,馬術並非講求速度。在Jacqueline擅長的障礙賽,沙圈裏隨機放置欄杆及障礙物,障礙物之間的距離有限,要跳過避過障礙物,走畢指定路線,是對騎師與馬匹的極大考驗。「有些欄杆與欄杆之間的距離太短,馬沒有足夠空間自由助跑起跳,就靠騎師指示馬匹提前落腳,拉闊助跑距離,這樣牠才能跳過欄杆,還跳得優雅。」可是馬不懂聽人說話,怎樣指示呢?「那就要用肢體語言了,例如,雙腳用力夾馬的兩側,可指示速度,把身體左右傾側,則可指示方向。」
不過,眼前的Jacqueline看來已克服困難,受傷後21個月,她已報名參加德國的馬術賽事,在我們眼中,雖然不可思議,但她憑對騎馬的熱愛,迎難而上,的確要讓你刮目相看。
文 陳嘉文
圖 盧翊銘、馬會提供
編輯 李寶瑜
fb﹕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新聞類別
副刊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