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覓地」紓緩緊絀的土地供應,研究開發屯門小冷水成為「具發展潛力地區」 ,向環諮會申請展開環境評估。本報記者昨與環團到現場,發現該區與附近一處有逾萬隻蝴蝶棲息的「蝴蝶谷」,僅相距200米,環團指小冷水約有1萬藍點紫斑蝶過冬,擔心大規模發展影響蝴蝶來年的遷徙路線,促當局重新檢討。
當局早前就屯門西鄰近望后石的40及46區提出新發展規劃,並劃出4個「具發展潛力地區」,除早年已規劃的3個發展地區,在西面近小冷水的空置用地及毗連的綠化地帶,新增另一「具發展潛力地區」,初步估計該處有潛力發展房屋,令4個發展區的總面積達50.2公頃(見圖)。
蝴蝶谷外200米列發展區
政府承認,小冷水的新增「具發展潛力地區」,與「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的蝴蝶棲息地,只相距約200米,強調會先做生態評估,了解工程期間對鄰近生態環境的影響,但暫時未有交代具體方案。
本報記者昨隨大埔環保會鳳園蝴蝶保育區顧問委員潘瑞輝,到小冷水樹林,甫進入密林不久,身旁的蝴蝶已從樹木間紛紛飛出,儼如「蝴蝶谷」。他說,10月尾於大埔鳳園標放蝴蝶時,仍有一定數量斑蝶,但一進入11月,斑蝶一夜之間不復見,後來發現牠們已飛到屯門小冷水棲息,數目估計逾萬隻。
過冬斑蝶數字近年回升
他解釋,小冷水靠近密林,擋住北風,一向是斑蝶過冬熱點,2002年的冬天曾發現4.5萬斑蝶在小冷水過冬,不知何故,近年到小冷水過冬的斑蝶只得數百隻,上年更只得800隻,而今年「止停回升」,出現逾萬隻斑蝶,實屬難得。
他擔心一旦鄰近地區進行大規模發展,會影響斑蝶遷徙路線,甚至令斑蝶不再飛往小冷水,「我近日在龍門路駕車時,都不時見到一些大型貨車撞死牠們(斑蝶)」。
環團:旁邊堆填區易生沼氣
環保觸覺主席譚凱邦表示,完全反對當局的開發計劃,認為會影響當地生態,又批評環評報告制度不全面,指政府出錢請公司寫報告,報告一定「寫到無生態影響」。他續指出,4個「具發展潛力地區」,均接近堆填區,容易產生殘餘沼氣問題,屬高風險地方,不利住宅發展,「情况只會重蹈將軍澳日出康城的覆轍!」
明報記者 丁灝嵐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