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十八大報告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意味着未來經濟增長每年將要保持超過7%高速增長,但歐美經濟大不如前,中國要如過往依靠出口支撐經濟變得困難,內需及投資將繼續扮演角色。
推動內需、致力改善城鄉居民收入,將為消費行業提供動力,而推動投資則依靠城鎮化發展,基建相關行業將會迎接新黃金十年。
不過,內地投資市場反應冷淡,滬深股指錄得五連跌,即使上月經濟數據理想,強化經濟觸底預期,未能挽回信心。市場預期,中共新領導層明年3月上任,初期會集中內部調整工作為主,要到提出經濟改革及重大政策,有可能需要待明年10月三中全會召開才會出台,故難怪股市未見興奮。
重大政策出台 須待明年10月
面對中外陰霾籠罩,大市調整,且催化劑欠奉,投資者並非只有坐以待斃,反而更應積極進行部署,包括考慮現時的持倉水平,可否承受未來風高波急的市况;整理投資組合,跌市猶如一面照妖照,缺乏基本因素支持的股份料無所遁形,尤其是早前憑熾熱氣氛炒高股份,可考慮先行獲利或是否有需要止蝕,換馬至績優或防守性股份,如領匯(0823)及聯想(0992)。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