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古人說,「三十而立」,一個人到了30歲就應該確定自己的方向。世紀陽光(0509)創辦人兼主席池文富30歲時,仍然喜歡做律師,覺得律師會是他一輩子的職業。但又做了10年律師後,他毅然放棄一切,創辦化肥公司世紀陽光,在接近40歲的時候,才確定自己要走企業家的路。
「我想真正改變農民的未來」
當初池文富也覺得做律師很好,「可以為不同的公司服務,有時為弱勢群體發聲,又有高收入。」在那段期間,他接觸了不少農民,卻感到律師能做得到的實在太少。「我想真正改變農民的未來,但單靠律師的力量並不足夠。」於是,他着手研究有機農業種植,然後在2000年創立世紀陽光。
放棄高薪厚職去山區建廠,投資者都報以質疑的目光。初期公司處於虧損狀態,但隨着國家重視扶農,公司開始轉虧為盈,並在2004年在港創業板上市。2008年公司轉主板上市,此時,池文富了有一個新的想法,就是開拓鎂合金業務。
尋化肥原料 發現鎂合金商機
為了優化肥料產品結構,池文富積極尋找白雲石礦。他當初只想借助白雲石礦中的鎂,去開發硅鎂肥,豈料因此發掘出鎂合金的商機。
鎂合金現時多用於生產汽車,它的密度是鋼的三分之一、鋁的三分之二,但硬度相對更高。池文富了解到,國家強調節能減排,而汽車要減輕重量才能節能。「現時鎂價每噸18,000元(人民幣.下同),鋁價為每噸16,000元,已相當接近,鎂合金在未來幾年將率先取代鋁合金。」當年創業搞化肥,是抱着幫助農民的信念。現時進軍鎂合金業務,池文富說:「誰擁有新材料就擁有未來。」如同當初對他創業提出質疑,投資者也懷疑公司分心做鎂合金是否正確。但事實是,鎂業務的第一期生產線於去年投產後,集團今年上半年純利大增2.05倍至4600萬元。
池文富稱,第二期生產線將於2016年投產,屆時年產能將達到7.5萬噸,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將升至10%以上。與此同時,集團沒有放棄化肥業務,高毛利的硅鎂肥於今年初開始投產。
畢業後的第一個10年,池文富做律師。第二個10年,他貢獻給化肥業。第三個10年,他進軍鎂合金業務。池文富說,現時只希望把兩項業務都做成行業老大,到60歲退休。「從前我說做化肥是想幫窮人,人家都說我胡說八道,所以退休後我會成立慈善基金。」因此,他現時已物色接班人,準備在10年後接替他管理公司。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