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散戶優勢在靈活走位長青網文章

2012年11月13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2年11月13日 06:35
2012年11月13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奧巴馬成功連任,有驚無險。投資市場卻是波濤洶湧:紐約期油由上周一收報的每桶85美元升至周二的高位89美元,大選完畢後速跌至周三收報的84美元。道瓊斯工業指數也不遑多讓,選舉日最高見13,290點水平, 奧巴馬勝出後, 翌日便大跌逾300點,收12,932點,認真「贈興」!


買股債樓 不等於分散投資

「別放雞蛋在同一個籃子裏」,相信大家不用聽過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odern Portfolio Theory),都懂得分散投資的道理。例如投資組合中有股票、債券、地產等,透過不同資產類別,分散風險。傳統的投資分配方法,着眼資產類別,亦即投資產品主導。


傳統智慧中,股票波動性高,債券波動性較低,因此後者的風險也較低。但是,這種簡單的概論容易令人忽略一個事實,就是不少資產類別背後的風險可能有高度關連,不約而同地受到一些宏觀的經濟因素影響,最終整體組合的風險可能跟集中股票的組合不相伯仲,就像既買住宅物業又買地產股一樣。盲目分散投資,這行為未必就能避過虧蝕。思考個別投資產品背後的風險,更為重要。


假如在我們的組合中有一些關聯系數近零,甚至負數的資產(即是價格走勢不相近,甚至背道而馳),即一隻升時一隻跌,這的確能避免上述 「行運一條龍,霉運一鑊熟」的困境。 然而,對散戶而言,投資當然不是只求對冲,而是希望贏錢。


股神用槓桿買低波動股

投資理論中,波動性愈高(Beta > 1)的股票, 因為要補償投資者所承受的風險,其潛在回報會愈高。《經濟學人》引述紐約大學的一篇研究,卻指出「股神」巴菲特跑贏的原因有兩點﹕一是買入低Beta的股票,二是用槓桿倍大成果。


因為傳統的基金借貸受限制,他們為了增加回報,只有買入高Beta的股票,這亦同時使低Beta股票變相價廉物美。同時,巴菲特的「主業」保險,為其提供廉價的槓桿,才能成就他這套獨門方法。簡言之,巴菲特的正Alpha,散戶難學。


不過,回看港股,低Beta的股票在過往一年回報不錯其實也有不少。港鐵(0066)升15.1%,跑贏恒指8個百分點。電能實業(0006)升11.6%,也跑贏4.8個百分點。領匯(0823)更是節節上升,股價升40.4%,跑贏恒指34個百分點,且看下次業績,能否續創佳績!


「寧買當頭起 莫買當頭跌」

與其終日想學巴菲特,散戶不如想想自己的既有優勢。投資行為學(Behavioral Finance)跟傳統智慧一脈相承,「寧買當頭起,莫買當頭跌」。在愈趨波動的投資市場,買賣時機更顯得無比重要。能夠靈活走位,這就是散戶的優勢。能否把握時機,最終還是看有否做好準備。奧巴馬可以乘「東風」重返白宮,都可能是因為救災表現出色呢!


莫冠業

GNEC投資管理

info@gnec.net

0
0
0
書籤
回應 (0)
  • 分享至facebook
  • 分享至電郵

舉報留言

  • 確認舉報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