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港股隨內地A股下跌。過往中共黨代表大會結束後,A股也難有起色,相信會持續對周期性板塊造成沽壓,故短期未宜沾手。除房託及公用等防守性板塊外,中港地產、本地銀行或濠賭等呈現出較佳的抗跌力,情况可望延續。
黨代會後 滬指普遍跌
恒指低開58點後反覆試底,其間一度在21,200點初見支持反彈,惟高位沽壓龐大,午後重拾跌軌,收市跌241點或1.13%,報21,188點,低收於首個支持21,300點之下,大市成交523億元,低於20天平均半成多。據《明報》港股數據庫,升跌比率14比86,下跌比例連續4日低於40%,市底轉弱成形;跌逾3%佔下跌股份兩成多,沽盤不算太急勁,陽燭對陰燭為17比83,承接卻相當薄弱。
參考過去數屆的中共黨代表大會舉行期間及之後的股市表現,A股後市並不樂觀。十八大舉行以來,面對維穩的呼聲,上證指數反覆尋底,至今跌逾2%。
過去十四大至十七大舉行期間,上證跌幅也介乎4%至6%不等(見表)。大會過後,滬指較中期走勢偏軟機會更高,如07年十七大,上證指數一周回升1.4%,但其後1個月大跌一成以上,即使以十六大及十五大之後股市跌約半成較「佳」情况來看,上證中期失守今年9月低位1999點的機會也不少。
博周期股反彈 宜待A股回勇
恒指月初創15個月高位,至今回落超過4%,但本報數據庫涵蓋逾420隻股份中,有逾兩成股份自近兩周高位回落超過一成,整體平均高位回落逾7%,市底表現遠遜於指數。水泥、航運、紙業及資源等周期板塊成重災區,平均高位回落9至11%。房託基金、公共及燃氣等則發揮防守性作用,平均回吐1%至3%,而中港地產、電力相關、本地金融及濠賭等回落約半成,表現算是最硬淨。
內地近兩個月經濟數據轉穩,無助A股扭轉劣勢,相信這會對不少炒經濟見底的資金,造成較大心理壓力,周期板塊也因此捱沽。在A股短期看淡下,周期性股份料每逢反彈,也會遇到減持,難重拾早前光輝,博反彈要審慎,甚至可待A股回勇才作考慮。至於近期表現較佳的板塊,應該可以繼續受惠資金「缺乏出路」而逞強。
此外,本欄按部署調整投資組合(詳看上周五本欄一文),包括沽出海螺水泥(0914)3000股,均價24.9元;沽出信義玻璃(0868)1.6萬股,均價4.39元;以及沽出交行(3328)1萬股,均價5.39元。
明報記者 劉思明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回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