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新聞網】
香港屬於高度外向型的經濟體系,近年國際經濟、金融環境不明朗,我們必須有新思維,才能減輕外圍形勢對本港經濟甚或民生所帶來的衝擊。我們必須善用現有優勢,並開拓增長點,透過產業多元化來確保經濟平穩發展,維持競爭力。
發展多元產業可滿足港人創業、投資、經營和就業需要。行政長官在施政報告中宣布制訂全面的產業政策,促進和支援對香港經濟發展有重要作用的支柱產業,以及具有潛質的新興產業,增加新職位。
設經發會 發展經濟
產業發展牽涉廣泛領域,需要從多方面綜合考慮和配合,方可建立全面而可持續的策略和政策。因此,行政長官已設立由他親自領導的經濟發展委員會,高層次、跨部門、跨界別地研究如何運用香港固有的優厚條件和現存的機遇,並着力研究擴闊經濟基礎,促進長遠發展的整體策略和政策,檢視有助經濟進一步發展的行業。
用地量高或低增值而勞工密集的行業,受制於香港有限的土地和人力資源,對創造優質就業機會,以及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未必有幫助。故此,我們必須把資源投放於高增值或高技術且有優勢或發展潛質的行業或工序。因應上述考慮,經濟發展委員會下設有四個工作小組,分別負責有關航運業,會展及旅遊業,製造、高新科技及文化創意產業,以及專業服務業的事宜。
小組成員 業界翹楚
委員會及工作小組的成員具廣泛代表性,他們均是具備相關經驗的本地和香港以外的專家及業界代表,包括來自上述各產業,及學術、財經界的翹楚和資深專業人士。
我們相信憑藉成員的豐富經驗,能為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我們亦會與各界同心協力,通過訂立全面的經濟發展策略和產業政策,擴闊企業的發展空間,同時創造更多有利本港長遠增長的產業,為具有不同喜好和技能水平的就業人口,特別是年輕一代,創造未來。
助港企業 把握機遇
除此之外,我們亦會繼續為中小企提供多方面的支援,包括信貸保證及出口信用保險,以及協助企業發展品牌和開拓市場、支持和鼓勵企業進行研發工作,並把研發成果商品化等。
我們並會繼續協助香港企業把握國家「十二五」規劃帶來的龐大機遇,開拓及發展內地市場。在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希望在不久將來可加入「中國 --- 東盟自由貿易區」,這可協助港商及投資者開拓新興的東南亞市場,以及促進區域經濟合作,締造源源商機。
我們也尋求與外國締結《促進和保護投資協定》,加強保障港商在外地的投資,以及吸引外商到香港投資。我們與智利已同意進行有關談判,加強雙方在貿易和商務合作。
(以上是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蘇錦樑2月3日在香港電台英文台發表《給香港的信》的中文譯本。標題為本網站所加。)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