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2011年本港珠寶業一躍成為零售界火車頭,一年後卻已失色,風光過後的寂寞,外人看來難免唏噓。但加入周大福(1929)逾30年的董事總經理黃紹基,見過SARS、金融海嘯這些大風波,熟諳消費乃「人性」,遏抑過後自有爆發期,故對中國消費者當前的審慎心態不感憂慮,反而認為消費行為是「人性」,暫時抑遏的欲望,總會釋放出來。生意雖由2011年高峰回落,但他看得很平常,認為眼下最緊要是不失信心,趁低谷積極備戰,以求在下一個升浪中捕捉到最多的機會。
2011年內地經濟暢旺,自由行豪客來港人人「慷慨解囊」,當年珠寶、手表及名貴禮品的銷售即錄得五成增長。周大福作為行業龍頭,營業額及純利在去年3月底止財年更爆升約六成及八成,為同行之最。不過隨着內地經濟數據在去年初轉差、消費信心減弱,公司生意由去年9月底止半年便一路惡化,到了年底,同店銷售甚至比對手還弱,叫市場人士感嘆。
高速增長後稍回落是正常現象
面對生意急劇逆轉,作為業務掌門人的黃紹基卻未有半分動搖。他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2011年的高增長,連他自己也是「入行幾十年從未見過」。「雖然生意現在稍有回落,令許多人恐慌,但我覺得這是正常的,如此高速的增長不可能長久維持吧?」
他解釋,2011年的爆炸性增長,是內地經濟好、通脹高及金價低多個利好因素同時發生所致。至於公司何時能走出陰霾、可否再見歷史高位,他笑言︰「老實講,我都冇水晶球,但信心就一路都有。我覺得未來3至5年,中國的發展會愈來愈好。」
料未來5年 中國發展會愈好
黃指出,珠寶消費主要看兩個因素︰有沒有錢消費,以及有沒有信心消費。他認為,中國改革開放至今30多年,有一大群人已保存了很多財富。「以前中國人冇機會搵錢,改革開放以來就拚命做,拚命儲錢。做到60歲,錢已儲夠了,就會開始想想如何花錢,這時消費慾就會爆發出來。」加之2011年股、樓皆旺,內地投資者獲利甚豐,進一步「引爆」了這個炸彈。
可是,當牛市一逆轉,這群財力雄厚的消費者,卻又瞬間變得心理脆弱。「中國人百多年來都由危難中(捱)過來,打過幾次仗,他們的危機感變得很強。」不同於外國人,賺一百花九十,中國人賺一百最多花五十,喜歡儲錢,前景愈不安全就愈保守。「他們需要的是信心。」黃說。
03年SARS時 連續3個月虧本
周大福近10年經歷的風浪印證了這種觀察。黃憶述,2003年SARS「是最辛苦的時候」,病毒爆發後,公司當年5、6、7月全虧本,「開了幾十年從未蝕過」。可是之後6個月生意額全盤追回,全年銷售比前一年還錄得增長。09年金融海嘯亦如是,首半年先跌,後半年趕上。「消費行為其實是『人性』,人們最多先忍一忍,之後就會買番晒。消費者暫時抑遏欲望,之後總會釋放出來,問題只是什麼時候。 」
所以,當市場信心處於低谷時,黃認為企業本身更須抱有信心,「無信心就什麼都幹不成」。這位1970年代加入周大福的老臣子表示,以往香港、內地經濟發展的每個階段,公司都能緊密追從,每次都能在低潮擴張,然後在高峰時捕捉到最大效益。「以後也一樣。」他說。
明報記者 陳悅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