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政府就成立保監局以監察保險業的諮詢於上月底結束,相信該局將於2015年成立,香港保險業聯會昨日指出,雖然原則上支持成立獨立的監管機構,但就保監局的權力、罰則等多個項目,尚未與政府取得共識,希望政府能交代更多細節。
香港保險業聯會管治委員會委員余健南指出,業界最關注的是罰款過多。政府建議賦予保監局可就受規管人士的不失行當,罰款最多1000萬元。業界認為罰則過高,恐怕會令有意投身保險業的人士卻步。余健南認為,政府可考慮內地例子,就案件的嚴重程度,制訂不同級別的罰款金額。
另外,政府建議保監局調查受規管人士時,可禁止調查對象從事任何業務活動。余健南認為這點應有更清晰指引,若調查需時經年,代理要面臨長期停業。
受調查代理恐要長期停業
現時保險中介人的發牌到監管,都由業內3個自律監管機構負責,預計這些職能將於2015年全部轉移至保監局。余健南指出,現時未有妥善的過渡安排,尤其是如何轉移本港7.5萬個中介人的個人資料,希望政府能盡早安排。
香港保險業聯會管治委員會委員余健南指出,業界最關注的是罰款過多。政府建議賦予保監局可就受規管人士的不失行當,罰款最多1000萬元。業界認為罰則過高,恐怕會令有意投身保險業的人士卻步。余健南認為,政府可考慮內地例子,就案件的嚴重程度,制訂不同級別的罰款金額。
另外,政府建議保監局調查受規管人士時,可禁止調查對象從事任何業務活動。余健南認為這點應有更清晰指引,若調查需時經年,代理要面臨長期停業。
受調查代理恐要長期停業
現時保險中介人的發牌到監管,都由業內3個自律監管機構負責,預計這些職能將於2015年全部轉移至保監局。余健南指出,現時未有妥善的過渡安排,尤其是如何轉移本港7.5萬個中介人的個人資料,希望政府能盡早安排。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