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日債吸引力減 資金撤出可釀大危機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08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08日 06:35
2013年02月08日 06:35
新聞類別
財經
詳情#
【明報專訊】筆者曾於2012年5月15日寫過一篇《日債似難爆煲 小心「黑天鵝」》。試問不少「英雄豪傑」曾喪命於沽空日債,筆者為何咁夠「薑」舊事重提呢?因為筆者認為經過多年的沉澱發酵,最近兩個新的事態發展絕對值得讀者留意。


日退休基金 擬減日債比重

首先,話說日本政府退休投資基金(GPIF)總裁三谷隆博(Takahiro Mitani)2月3日表示,現有的67%日本公債(JGBs)資金配置將於4月開始討論應否減低,可能轉而增持新興市場股票及其他替代性資產。主要原因是首相安倍晉三和日本央行攜手重振經濟、刺激通脹,一旦日本利率回升,公債價值將受損。


GPIF持有69.3萬億日圓的日債(截至去年9月止),約佔7%。最大的持有人仍然是銀行、保險公司及央行,分別佔約44%、19%及10%。外國人則佔約9%。表面上看GPIF只是日本公債的「小債主」,就算它減少日本公債配置10個百分點,也只會影響日本公債總量不足1%,理應不足為懼。


小心信心動搖 導致骨牌效應

重點是信心的問題。市場對日債的擔憂一直來自於外國投資者,即儲蓄率隨人口不斷老化導致新的日債愈來愈靠外國投資者「埋單」,而外國投資者卻未必願意接受超低的收益率。


但如果三谷隆博「唔係講笑」,竟然一向以民族性最強之一見稱的日本也打算對日債避之則吉,咁你覺得外國投資者又會點睇呢?

所以雖然GPIF佔比小,但他減少配置的可能骨牌效應絕對不可忽視!如果日本的銀行及保險公司擔心虧損而相繼減持,所產生的「人踏人」威力可能嚇死人!

歐美債息跟日債拉闊

第二,雖然日債10年債息只有不足0.8厘,但前一段時間歐美主要大國的債息也很低,所以日債比較起來都唔算好差。可是最近歐美債息已回升,德國10年債息從6月最低的1.1厘反彈到最近約1.6厘,美債亦從去年7月最低不足1.4厘反彈到最近差不多2厘。同一時間,日債息只是於0.7厘至0.9厘之間窄幅波動。息差拉闊有可能令將來新日債發行愈來愈困難,尤其是當外國投資者的比重不斷增加。


當然,以上純述推測,現時仍屬「吹水」階段,但日債影響之大卻不容忽視。三谷隆博指出將於4至5月討論有關的事宜,讀者應加以關注。


股飈

[email protected]

逢周二、三、五刊出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