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入境處自1961年成立至今,一直以蓋章方式在旅客護照上註明其逗留條件及期限。入境處長陳國基昨表示,將於下月中向訪港旅客實施免蓋章,沿用半世紀的印章將成歷史,取而代之是印有旅客姓名、證件編號、出入境期限的電子入境標籤,估計每名旅客辦理手續可節省3秒,而標籤上有微縮印刷、單一序號及紫外光等防偽特徵,免被濫用。
目前使用e-道的38.6萬名內地及10.9萬名外國旅客,已使用有關入境標籤,下起將擴至口岸櫃台。入境人員檢查旅客護照後,會將資料輸入電腦,直接打印電子入境標籤及釘在旅客護照上,取代以往要選擇不同印章蓋印。
微縮印刷紫外光防偽
陳指出,由於旅客資料經電腦記錄,其他執法部門若查證護照時有疑惑,亦可向處方查詢。旅客即使在出境前遺失標籤,仍可透過紀錄識別其身分通關。
入境事務主任協會主席倪錫水指出,現時所有員佐級人員都有一個「官印」,印有代表其身分的編號,曾是入境人員的獨有象徵。不過,隨着時代變遷,入境處的工作已不止在出入境「蓋個印」,亦有堵截雙非、打擊黑工及水貨客等工作,相信不能再以單一象徵代表。
目前使用e-道的38.6萬名內地及10.9萬名外國旅客,已使用有關入境標籤,下起將擴至口岸櫃台。入境人員檢查旅客護照後,會將資料輸入電腦,直接打印電子入境標籤及釘在旅客護照上,取代以往要選擇不同印章蓋印。
微縮印刷紫外光防偽
陳指出,由於旅客資料經電腦記錄,其他執法部門若查證護照時有疑惑,亦可向處方查詢。旅客即使在出境前遺失標籤,仍可透過紀錄識別其身分通關。
入境事務主任協會主席倪錫水指出,現時所有員佐級人員都有一個「官印」,印有代表其身分的編號,曾是入境人員的獨有象徵。不過,隨着時代變遷,入境處的工作已不止在出入境「蓋個印」,亦有堵截雙非、打擊黑工及水貨客等工作,相信不能再以單一象徵代表。
留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