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補貼半億 紅隧車龍縮四成長青網文章

2013年02月09日
檢視個人資料
Submitted by 長青人 on 2013年02月09日 21:35
2013年02月09日 21:35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明報專訊】為紓緩紅隧塞車,政府就「紅加東減」拋出3個收費方案,建議私家車過紅隧的收費分別增加5至10元,過東隧則減5元,而公共交通工具和重型車輛的收費調整幅度不同。學者認為「公共交通不變」的方案C較易令公眾接受,但政府要補貼4700萬元,換取縮短繁忙時段紅隧車龍四成,即減少約5000架車用紅隧,過海可快10分鐘,灣仔擠塞有望改善。政府希望透過諮詢期讓公眾在3方案中選擇,以便最快明年下半年實施。


「紅加東減」3方案 諮詢3個月

諮詢期為期3個月至5月,待與東隧營運商達成補貼安排,及於立法會通過修例, 最快可於明年下半年試驗1年,作為2016年收回東隧經營權後重訂兩隧收費基礎。


3個方案俱以「紅隧加價,東隧減價」為基礎,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稱,政府目標是縮短紅隧過海車龍,以免影響非過海車流。


紅隧現每日行車量12萬架次,遠超其7.8萬的容車量,繁忙時段過海車龍甚至影響尖沙嘴、紅磡、中環和灣仔一帶交通。政府顧問認為,東隧每日行車量為7萬架次,低於其7.8萬容車量,只要調整兩隧收費,把車流疏導至東隧,便可改善紅隧塞車,而增加紅隧收費則可補貼東隧少收的隧道費。


最快來年試行 過海料快10分鐘

政府根據上一輪公眾諮詢拋出3個方案,方案A為私家車紅隧加5元,東隧減5元,其他車輛則按佔用路面比例等按比例收費,雙層巴士紅隧收費大增46%至47元,預計紅隧車龍可減四成,等於往中環車龍時間由25分鐘縮短至15分鐘。


方案B的私家車收費與方案A相同,其餘車種則按原來隧道收費比例調整,故調整隧道費幅度較方案A為低,料可把紅隧車龍減三成。


因應上輪諮詢而推出的方案C,紅隧私家車加價10元,至30元,東隧減5元,公交收費不變,料可把紅隧車龍縮減38%(見上圖)。


私家車紅隧加10元 東隧減5元

運房局說,方案A和C均可令過海車龍不再阻礙非過海交通,九龍加士居道和漆咸道北車龍紓緩,灣仔稅務大樓對出的擠塞可望改善;方案C則會於繁忙時段輕微影響往將軍澳交通。


在方案A下,政府庫房每年增收1.64億元,其餘兩方案俱要庫房額外補貼,方案C更要補貼4700萬元。張炳良稱,3方案都可減車龍,每年帶來約5億元經濟效益,方案A最具經濟效益,方案C則回應社會訴求,惟政府無既定立場。發言人說,雖然方案A紅隧公交加幅較高,扣除東隧減幅後,成本未必增加,未必須轉嫁乘客。


政府消息人士稱,因涉及修例,最終交由立法會把關在方案中選擇,但承認「紅加東減」只可吸引黃大仙、九龍灣一帶車輛轉用東隧,較難改變來往尖沙嘴和中環的車主習慣,但已足夠減少紅隧車龍。


民建聯民主黨同倡「紅凍東減」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鑑林不贊成3方案,指會調高營業車輛收費,轉嫁消費者;民主黨胡志偉認為,只要東隧減價幅度更大,便能達到同樣效果,兩人都反建議「紅凍東減」。新同盟范國威說,3方案要補貼東隧,須審慎處理,方案C影響乘客最少,較為可取。


東隧發言人表示樂意與政府商討任何方案,但要確保商業可行。九巴稱需仔細研究不同方案的影響才評論,新巴城巴則歡迎政府方案,但經紅隧巴士較東隧多,會研究方案對成本影響。


■明報報料熱線[email protected]/ 9181 4676

0
0
0
書籤
留言 (0)
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