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三陽啟泰,萬象更新,今天是大年初一,祝大家新年進步,身體健康。
蛇年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年頭,這是新春時節大家都問的問題。從各國的動作來看,如今是貨幣戰爭爆發的前夜,一場涉及世界主要經濟大國的經濟戰迫在眉睫——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提早辭任,因為力主大量印鈔、日圓貶值刺激出口的首相安倍晉三,已經急不及待在上任後三番四次敦促日圓要貶值;美國財政懸崖還未全面解決,聯儲局內仍是量化寬鬆的聲音;歐洲由於債務危機可能重燃,意大利及西班牙或陷政治危機,歐洲前景不明。三大經濟體不是大印鈔票便是東搖西晃,蛇年全球經濟實在難以安心。
日本學美國量寬
安倍印鈔更兇狼
早於2008年金融海嘯後,貨幣戰爭之說已成眾口一詞的預測,但當時只有美國唱獨腳戲,帶頭量化寬鬆,日本儘管在經濟泡沫爆破近20年間不斷推出寬鬆措施,然而作用不大。到了今天,美國去年9月至12月接連推出QE3及QE3.5,殺紅了眼的情况顯而易見。根據量化寬鬆安排,美國今年1月起每月「印鈔」850億美元買債,今年將「泵水」1萬億美元,遠超QE2時的6000億美元;出手一次比一次猖狂,美元匯價繼續有下行壓力。
美國的做法則成了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晉三的學習樣板。日本去年12月大選後,央行當月就推出日本版的QE10,購買資產規模增加10萬億日圓,令泵水的規模增至101萬億日圓。不過,這還不是致命的一着,安倍晉三上台後,公開表明日本的通脹目標是2%,並在明年1月起無限期印鈔,外間乾脆放棄了QE之後的數字,形容是推出QEX。日圓近月大幅貶值,最近3個月兌人民幣跌了14%。由於日圓貶值,日本出口受到刺激,東京股巿亦上揚,安倍晉三更是信心大增,白川方明的辭任,為安倍政府的量寬及刺激經濟政策大開綠燈。
一句話,今年是鈔票氾濫,是流動性極為寬鬆的年份,可能影響金融穩定,尤其是美國以外又多一個大國開足力度印鈔,日本的溢出效應必然會令流動性大幅增長,對區內經濟帶來衝擊。這情况令人回想起2010年時大批熱錢流入亞洲,推高資產價格的往事。事實上,亞洲一些地區已作出一定防禦措施,香港去年底推出兩項稅務措施,意圖遏抑樓巿,但看來效果不彰,包括財政司長等高級官員亦暗示,一旦有需要會有後續動作。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各國可以在某些情况下限制熱錢流動,各方都做好準備迎對貨幣戰爭。
當心泡沫早爆破
新興巿場或遭殃
造成如此現象的始作俑者是美國。2008年金融海嘯後,美國不顧反對,單方面推出量化寬鬆政策,自己對金融機構監管不力帶來的經濟危機要由全球共同承擔,這種損人利己的自私做法飽受批評。然而美國卻是批評歸批評,我行我素,現在輪到日本也亦步亦趨效法,尤其是日本企業的出口近期稍見轉好,安倍晉三定必雄心萬丈,鐵了心要學美國量化寬鬆,又通過日圓貶值來刺激本已疲弱及與中國因釣魚島糾紛重挫的出口。
美日兩大經濟強國都推出幾無止境的量化寬鬆,其他各國為了自保,也可能競相將本國貨幣貶值,到時便是貨幣戰爭全面爆發之時,如今猜估鹿死誰手言之尚早,但可以肯定的是,一旦美國和日本「功成身退」,量化寬鬆措施高掛,丟下的極可能是因為大量資金倏忽湧入而導致經濟及資產泡沫出現、卻又因為熱錢撤走而泡沫爆破的新興巿場,包括今天樓價早就不是天價而是「癲價」的香港,中國也難以避免面對嚴峻考驗。
在資產價格一升再升之下,特區前財政司長梁錦松和現任金管局總裁陳德霖近期俱對熾熱樓巿當頭澆下一盆冷水,梁說只要實質息率上升、住宅供應增加,香港或重蹈「八萬五」推倒樓巿的覆轍;陳則警告港人負債偏高,警告利息一旦趨升會帶來巨大風險。在貨幣戰爭若隱若現之際,中國人有一句老話「持盈保泰」,在新春之際樓巿熱炒之時再也合用不過;能夠做到持盈保泰,才能萬事勝意,闔家安康。
歡迎回應 [email protected]
新聞類別
港聞
詳情#
留言 (0)